古人居室中的陶瓷陈设

发表时间: 2022-08-28
责任编辑: 雅然文化
分享到:

古人居室中的陶瓷陈设

| 明清家具研习社 |



古代居室里的“如诗意蕴、类玉风骨”



古人居室中的陶瓷陈设


陶瓷,取于山野泥土,经烈火淬炼,成就“如诗的意蕴,类玉的风骨”,即便在灿烂辉煌的中国

古代工艺美术中,亦不逊于它物。对于西方来说,陶瓷甚至就是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据现代学

考证,中国古代陶瓷产量在明清时达到鼎盛,仅嘉靖年间,《明实录》就有记载“太监刘良奉

督造弘治,正德中未完瓷器三十余万”。而观历代外销瓷,其总量也数以亿计。


古人居室中的陶瓷陈设

清 《瓷器制运图·过滩》 香港海事博物馆藏


惊人的生产量背后,是庞大的市场需求,而古人不仅精于陶瓷的生产制造,亦精于陶瓷的陈设使用

文人著作如《长物志》、《考槃馀事》中就屡屡提到居室布置中的各种陶瓷,而反映古人生活场景

古代绘画中,也无不都有陶瓷的倩影。今天,就让我们一观古人居室中的陶瓷陈设。


古人居室中的陶瓷陈设

清 乾隆皇帝是一是二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餐饮用瓷,古人居室中使用的陶瓷大概可分为四种类型:供奉用、陈设用、文房用具和陶瓷家

具。供奉用瓷中又可分为两种:瓷造像和瓷造供奉用具。瓷造像无需赘言,佛道两教的瓷像实物至

流传。明嘉靖时的德化窑瓷塑大师何朝宗制作的观音、如来、达摩等像更是极力追求完美的玉质

感,尤富盛名。


古人居室中的陶瓷陈设

明 何朝宗制德化窑白釉达摩像与观音坐像 故宫博物院藏


瓷供奉用具则以香炉、烛台为主,又以瓷质香炉为多,其造型颇为多样,简单的如筒式、钵式,其

往往还书写经文等;亦有仿古铜器的如鼎式、簋式、盖炉等等。


古人居室中的陶瓷陈设

清乾隆 白釉炉 故宫博物院藏


古人居室中的陶瓷陈设

宋 哥窑青釉鱼耳炉 故宫博物院藏


此外,中国传统的插花文化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佛教供花。南北朝时期的《南史·晋安王子·懋

传》中就有“有献莲花供佛者,众僧以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的记载。而供花中最为常见的

便瓶花,即以宝瓶插花供佛,宝瓶中最常用的便是玻璃器和瓷瓶,有光明清净之意。


古人居室中的陶瓷陈设

敦煌壁画《观无量寿经变》(局部)


文震亨在《长物志》中也提到:案头以旧磁净瓶献花,净碗酌水。李渔也认为瓷瓶养花最佳:瓶以

磁者为佳,养花之水清而难浊,且无铜腥气也。而古代文人还有一种文房雅趣名为“清供”,即以

花、清蔬、美器等作为供品陈设,以飨天地、诸神与祖先。


古人居室中的陶瓷陈设

清 徐扬《岁朝图》 故宫博物院藏


袁宏道在《瓶史》中就列举了一些清供之物:大抵斋瓶宜矮而小,铜器如花觚、铜觶、尊罍、方汉

壶、素温壶、匾壶、窰器如纸槌、鹅颈、茹袋、花樽、花囊、蓍草、蒲槌,皆须形製短小者,方入

清供。


而文震亨对于清供瓷瓶的选择更为挑剔:磁器用官、哥、定窑古胆瓶,一枝瓶、小蓍草瓶、纸槌瓶

余如暗花、青花、茄袋、葫芦、细口、匾肚、瘦足、药坛及新铸铜瓶,建窑等瓶,俱不入清供。


这一雅趣又可以岁朝清供为代表,即春节期间陈设各色雅物雅器,这些东西往往还带有一些吉祥寓

意,比如瓶花指平安顺遂,石榴是多子多福,灵芝是长寿仙草......


古人居室中的陶瓷陈设

清 弘历《岁朝图》 故宫博物院藏


而瓷器本身造型优美,气韵雅致,还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这也是陶瓷成为一种基本陈设用品的重

要原因,即便不用于供奉,它亦是居室生活中的绝佳点缀。《红楼梦》中写贾母花厅摆席就提到:

各色旧窑小瓶中,都点缀着岁寒三友、玉堂富贵等新鲜花草。”写王夫人正厅也提到:“右边几上

着汝窑美人觚,里面插着时鲜花卉。”再则,古瓷也是清玩鉴赏中的一大品类。汝、官、哥、定钧等名

窑制品不仅品相上佳,从收藏价值来说,它们可能还是文房压轴之物。


古人居室中的陶瓷陈设

清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博古幽思》(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古人居室中的陶瓷陈设

苏州 拙政园 留听阁


明清文人雅士还尤其精于陈设陶瓷一道,大者置放于地,小者落于桌几案台,因地而设,或对称或

单设。古代居室堂前长案还讲究“东瓶西镜”,以求“风平浪静”之意。关于摆设的法则他们往往

有自己的见解,如袁宏道认为:“置瓶忌两对,忌一律,忌成行列,忌绳束缚。”屠隆也不喜成对:“

忌成对,忌小口瓮肚瘦足药罐,忌用葫芦瓶。”

古人居室中的陶瓷陈设

苏州 网师园 万卷堂


沈复用瓶插菊花还强调:“其插花朵,数宜单,不宜双。每瓶取一种,不取二色。瓶口取阔大,不

窄小,阔大者舒展不拘。”可见明清文人以瓷瓶插花都自有一套章法。瓷瓶本身造型繁多,《陶

雅》中列举了许多:“瓶之佳者,曰观音尊、曰天球、曰饽饽凳、曰胆、曰美人肩、曰棒槌曰梅瓶


古人居室中的陶瓷陈设

唐 白釉梅瓶 故宫博物院藏


其中梅瓶和花觚尤为经典,梅瓶原为储酒之用,因体态修长、无耳无环十分符合文人审美;而花觚

则源于商周饮酒器青铜觚,袁宏道在《瓶史》中还盛赞了江南人家的一件旧觚“青翠入骨,砂斑垤

可谓花之金屋。”


古人居室中的陶瓷陈设

清康熙 天蓝釉花觚 故宫博物院藏


其中有一种十分特别的名为壁瓶,其身为普通瓷瓶的一半,一面为普通瓶样,一面为平板打孔,可

挂在居室、轿辇的壁面,也可以用来插花装饰。


古人居室中的陶瓷陈设

三希堂陈设


古人居室中的陶瓷陈设

清雍正 仿官釉琮式壁瓶 故宫博物院藏


盛装花卉和山石的花盆往往也用瓷作,这种陶瓷盆器往往陈设在庭院、走廊、亭下、门和台阶的两

等地。


高濂对瓷盆的选用还尤有见地:若定之五色划花,白定绣花、划花,方圆盆以云板脚为美,更有八角圆盆,六

角环盆,定样最多,奈无长盆。官窑哥窑圆者居多,绦环者亦有,方则不多见矣。如青东磁,均州窑,圆者居多,

长盆亦少。方盆菱花葵花制佳,惟可种蒲。


古人居室中的陶瓷陈设

清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倚门观竹》(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陈设用瓷的风格往往还因主人的身份有明显的区别,譬如文人雅士追求清雅脱俗,宗教场所则追求

严适宜。而宫廷陈设则强调尊贵华丽,故而宫廷用瓷常常多作正色,色彩鲜明亮丽,工艺尤为精

绝,表面还多绘龙凤等纹样以显示其等级。


古人居室中的陶瓷陈设

明 明熹宗朱由校像 故宫博物院藏


在首要满足实用功能的文房用具中,许多文人也偏爱瓷质用具:笔筒、笔架、砚台、印盒、水盂、

水洗、墨床、砚滴、笔舔、画缸.......高濂的书案陈设中笔格与笔洗就是瓷器——“斋中长桌一,古

一,旧古铜水注一,旧窑笔格一,斑竹笔筒一,旧窑笔洗一,糊斗一,水中丞一,铜石镇纸一。


古人居室中的陶瓷陈设

金 钧窑天蓝釉板沿单柄洗 故宫博物院藏


笔洗中更是尤多瓷作,高濂和文震亨都列举过官窑、哥窑、定窑、龙泉窑、宣窑等笔洗中的精品,

钵盂洗和磐口洗尤受欢迎。宋以前还尤其流行瓷质砚台,因为瓷砚可以耐高温,多有暖砚形式,即

增加取暖设备的砚台。即便是寒冷冬日,这一设计也可使得墨汁不凝滞。


古人居室中的陶瓷陈设

清康熙 五彩瓷暖砚 故宫博物院藏


这些文房用具往往或有清新雅致的釉色,或描绘着一些经典的传说故事、人物图景,以展现着文人

审美情趣和修养心性。而最新颖别致的一些技术往往也会应用在文房器具的制作上,比如乾隆时

蓬勃发展的像生瓷,就留下了仿石纹釉、木纹釉等佳作。


古人居室中的陶瓷陈设

左:清雍正 木纹釉墨彩山水图笔筒 故宫博物院藏

右:清乾隆 仿石纹釉笔筒 故宫博物院藏


再则,虽然明清家具以木作为主,但在坐墩这一领域中,瓷器却未落下风,瓷墩以其独特的质地与

味,成为文人仕女甚至民间百姓的珍爱之物。


古人居室中的陶瓷陈设

青花松竹梅纹绣墩 上海博物馆藏


虽然目前已知最早的瓷墩出土于河南安阳的隋墓,但《饮流斋说瓷》中已经提到:“瓷之有花,宋代

已渐流行,苏东坡诗‘定州花瓷琢红玉’,仁宗召见学士王珪,设紫花坐墩是已。”明清两代瓷墩工

艺渐趋成熟,明代还涌现出了少量的珐华作品,这是一种元代中后期产生的硬陶器,由琉璃演变而来

但颜色更为丰富。


古人居室中的陶瓷陈设

明 珐华镂雕花卉绣墩 故宫博物院藏


纵览古人笔下的生活美学,总离不开瓷器的参与。它既可高雅清丽,又可富丽堂皇,既可在显眼处

明艳逼人,又可在角落里氤氲暗香......



-  END  -
古人居室中的陶瓷陈设



Copyright ©2018 - 2019 江苏雅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