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房 清 供

发表时间: 2021-09-29
责任编辑: 雅然文化
分享到:

文 房 清 供

| 明清家具研习社 |


 

君子托物,善养闲身;

长物为友,即是修身。

 

 文 房 清 供

 

 

文房清供是文人书斋中一切文化用具及陈设的总称。按照《中国古代文房清供鉴赏》一书中的

分类,包括笔用类、墨用类、纸用类、砚用类、辅助类、陈设玩赏类等。具体细分,则包括:

 笔筒、笔海、笔架、墨床、笔掭、笔插、笔洗、笔挂、笔船、笔屏、笔帘、镇纸、裁纸刀、墨盒、墨缸、

墨屏、水盂、砚屏、砚滴、砚匣、砚床、砚山、臂搁、帖架、书灯、香熏、香炉、古琴、呈盘、拜帖匣、

提梁盒、铜镜、鼻烟壶、太湖石、灵璧石等等

 而在众多文房清供具之中,以木器之韵味最为隽永独特。无论是纹质瑰丽的天生奇美,还是

蟠曲随形的自然神工,都将文人追求朴素之美的精神,表现到极致。古人对木头的内心亲和,

又是隐埋于身体血液当中的。木作延续着历代生活起居之根本:从平地而起的房屋,到登堂

入室的家具,再到陈玩案头的器具,木作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文 房 清 供

 

 

明末,笔筒作为案头文具中最具装饰性的代表,异军突起。文人雅士,无不以获取美器为荣,而且他

们已经不满足于使用观赏,纷纷动手自制。这些笔筒巧极匠心,“几成妖物”,令今人叹为观止。


 文 房 清 供

 文 房 清 供

  黄花梨竹节工笔筒


笔筒之外还有笔海,功能形制、工艺材料均与笔筒大同小异,只是大小不同。

直径20厘米以下的为笔筒,达到20厘米的称笔海。



 

搁笔,又名笔架,架笔之物也,为文房常用器具之一,于书画时在构思或暂息之际藉以

置笔,以免毛笔圆转污损他物,明清之时为文人雅士追求悠闲雅趣生活的一种象征。

文 房 清 供 

紫檀雕山形笔架



墨床,又称墨架、墨台,中国传统文房用具之一,是专门用来承搁墨锭的

小案架。墨磨后湿润,乱放容易玷污他物,故制墨床以搁墨。

 

文 房 清 供 

清初 紫檀嵌珐琅云头纹墨床清宫旧藏

 

墨床以墨定形,通常不会太大,宽不过二指,长不过三寸。造型多为几式,深受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



 

笔掭,顾名思义,是书写描绘之前,用来掭墨吮毫,以达到毛笔吸墨均匀、枯润适度的用具,为文房

行墨的辅助器。虽然不是四大基本用品之列,但也必需。特别是书写小楷、经文时,更必不可少。

 

文 房 清 供 

黄杨木雕叶形笔掭清宫旧藏

 

笔挂为悬挂毛笔的器具,通常以木、石、金属等制作,上端有用于悬挂毛笔的小钩

。笔挂分为两种,一种可以同时悬挂多只毛笔,另一种是悬挂单只毛笔。

 

文 房 清 供 

清乾隆 紫檀雕英雄斗智笔挂

 


 

镇纸又称压尺,主要压放于书写、绘画用纸和绢帛等边缘,以保持纸帛的平整、舒展,也可用于阅读时压平书籍。

 

文 房 清 供 

  紫檀木嵌螺钿游螭纹镇纸

 

 

 裁纸刀

文人趣味,追求沉静内敛、低调朴实的风格。以紫檀、黄花梨、乌木等名贵红木,或竹子贴黄制

作的裁纸刀,光泽柔和,不浮不嚣,锋芒内敛,有一种沉静优雅的魅力,因而格外受到青睐。

 

文 房 清 供 

竹簧梅竹纹裁纸刀

 

 

水盂,又称水丞、砚滴,在古代则直呼为'水注'。其主要作用是为了给砚池添水,最早出现在秦汉。它的

形制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但以随形、象形居多,另一些则是圆形的,或扁圆、或立圆。

 

文 房 清 供 

紫檀水盂

 

此物因小巧而雅致,最能体现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故在文玩类的工艺品中,属于品位较高的藏品。



 

笔洗的形制以钵盂为其基本形,是古代文人墨客桌子上不可缺少的物件,古人用毛笔

每次书写之后都要清洗笔具,所用之物就称之为笔洗。

 

文 房 清 供 

紫檀玉兰花笔洗



 

古人云:'砚无床,不称王。'其意是说一方佳砚必须配制好匣,砚放于文房书斋,久远流传,

砚匣具有美的观赏价值和坚固的实用性,起到砚的保护映衬作用,使匣'与砚同寿'。

 

文 房 清 供 

双蝠云纹端砚(配红木梅花诗文砚盒)


 

臂搁又名“秘搁”。一般为片状,背面内空,写字时可置于肘下,以免将写过的字弄脏。

宋代文献中已有臂搁使用的记载,目前发现的古代臂搁多为竹、木、牙、玉制。

 

文 房 清 供 

 沉香木雕菊花图臂搁



 拜帖匣

明清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交往活动也日益的频繁,拜访投刺之风盛行,于是就有了

专门盛装名刺(名片)的盒具:拜帖匣,又称拜匣。拜帖匣多选用紫檀、黄花梨等名木制作,

长约尺余,宽三寸。拜匣,在拜客、送礼时,不仅可放置柬帖,还可放置礼封和零碎之物。

 

文 房 清 供 

黄花梨拜帖盒


 都承盘

都承盘又叫“都丞盘”、“都盛盘”或者“都珍盘”。意思是一盘可以盛放多种东西,有包

罗万象,海纳百川之意。都承盘主要在于收纳功能,用以收放文物、文玩等案头小件。

文 房 清 供

鸂鶒木都承盘


 提梁盒

提梁盒,也称提盒,是一种盛放物品的器物,它由最初由文人发现、经过文人的改良、使用以及宣传,

使得提盒在全社会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和广泛的使用。外出会友时,用来盛放毛笔、墨盒和印章的用具,

在书斋时则置于案头时时把玩,陈放文房雅玩之用。可以说,是经典到不能再经典的文房清供。

文 房 清 供

黄花梨三撞提盒


 砚屏

砚屏,属于屏风的一种,形制与独扇式座屏相同,但形体较小,常置几案上,是用作陈列、

摆设的观赏性小型屏风,故江南又称台屏。

文 房 清 供

明万历 紫檀嵌大理石砚屏上海朱守城墓出土,上海博物馆藏


古人过去研墨写字,墨要自己磨,研墨耗时费力,且不宜久放,如若有风墨干之亦快,这时,

就必须在墨前挡一个“小屏风”,使研好的墨尽可能的存放久一点。


文 房 清 供

文 房 清 供




 

砚屏置于书桌上的时间长了以后,逐渐变换了角色。一开始,它是强调功能性的家具,当功能性不是很重要时,

它的陈设性就出现了。此时,砚屏上的装饰开始增多,慢慢演化成桌屏。桌屏后来就不搁在需要研墨的画桌或

画案上了,而是直接搁在条案上,就是为了让人欣赏。

文 房 清 供

黄花梨镶大理石案屏


 

帖架,又名“帖子架”、“书帖架”,是明代相当讲究的文房用具之一,常置于书桌、

画案,文人每临帖学书时,碑帖竖放其上,便于观摩。


文 房 清 供

黄花梨书帖架

古人临习书法,将字帖置于帖架上,以直视角度对临,能够更好地理解原帖的生动

气韵和点化间的联系。


文 房 清 供

黄花梨书帖架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


 案中案

案中案摆件是完全依照明式家具的案类家具比例缩小仿制,榫卯结构均依照应有制式,

只是在尺寸上进行了缩放。因其多陈设在桌案之上,故名“案中案”。


文 房 清 供

18/19世纪 黄花梨翘头案微型几安思远旧藏


一般在书房里,主人会用一些摆件来装饰,将摆件置放在画案、画桌之上,

而后又在摆件之上再摆放观赏把玩的物件,却也是被别有一番风味。


文 房 清 供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房清供,是一种自我的审美,是一种悦己的过程,是主观对客观的能动

吸收的过程,而审美力同时还是一种怡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人生境界。

 

 

-  END  -

 


Copyright ©2018 - 2019 江苏雅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