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 - 09 - 21
责任编辑: 雅然文化
高士在斯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从不会在题材选择上犯难,因为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就是一座取之不竭的宝库,自然的、人文的、实在的、想象的、风雅的、世俗的......它们千差万别,各有一番天地供艺术家挥洒。譬如被视为中华民族图腾和象征的“龙”,对于统治者而言,龙需要表现出的是呼风唤雨、执掌天下的无上威势,但在老百姓眼中,它则更多地被看做威慑邪魔、招福纳祥的祥瑞。左:明太祖坐像中的龙纹右:红木水洗上的螭龙纹龙并非真实存在的动物,而是在古老传说基础上、人为赋予内涵的特殊题材,而我们今天要聊的“高士”,则恰恰相反,是直接取材于现实、以某种特殊群体为蓝本的题材。为何要将“高士”的形象融入造物?他们有何特别之处?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明白,何为高士?“高士”一词最早见于《墨子》中“吾闻为高士於天下者,必为其友之身,若为其身,为其友之亲,若为其亲,然后可以为高士於天下”一句,是能真正能做到兼爱的模范。明 陈洪绶《高士图》 上海博物馆藏但在汉代典籍中,“高士”则被用来称呼能恪守节操的官员和不慕名利的隐士,这一内涵也被后代延用,各种正史杂传都将具备类似特征的人物称作“高士”,此外,或许是因为中国古代的“士”往往也修习佛、道来提升修养,所以一些佛家与道家的修行者也被称为高士。总而言之,“高士”既要“高”得超脱世俗、保持高洁,又要是具备一定文化修养的“士”,这便使得“高士”与普罗大众区分开来。而要通过静态图像展现高士形象,就要抓住高士区别于其他人群的主要特征,而在遍览各种造物和绘画中的高士形象后,我们可以发现,绝大部分高士形象都是通过行为方式和环境衬托来共同呈现的。清 杜陵石蜡烛红高士人物像 研习社藏品人的行为方式又可大致分为三种:坐、卧、立,除了姿态更为儒雅风流,高士还会行风雅之举,譬如携琴访友、山涧行吟、雅集品古等等。此外,艺术家们还会在为其搭配的器具上下足功夫。清 沉香木雕文人雅集笔海 研习社藏品...
发布时间: 2024 - 08 - 07
责任编辑: 雅然文化
正大讲堂是由雅然文化以及南京正大全新打造的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品牌活动,未来将陆续邀请国内文化艺术届知名作家、学者、教授开讲,打造成为名家云集、精彩纷呈、高含金量的传统文化知名讲堂。同时,我们邀请到了著名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先生为“正大讲堂”题写匾额。吴为山,著名雕塑家,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大学二级教授。与名家对面,与文化同行,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发布时间: 2024 - 07 - 22
责任编辑: 雅然文化
一把龙椅,一朝气象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定国号大明,开启了明朝近三百年的统治。在这近三百年间,以陶瓷、丝织为首的各工艺美术品类不断发展,既有工艺技术上的飞跃进步,亦有美学风格上的拔擢升华,涌现出了许多让后世都为之震撼的惊艳之作。中国古典家具的冠顶明珠——明式家具,也正是在这一期间诞生和成熟,但通览明代历代帝王坐像图,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对于明式家具而言,帝王坐具则像是另一个新世界,其形制、装饰、风格无不“耐人寻味”。明太祖虽然太祖时期宝座的史料稀少,但现今流传的明太祖画像其实数量不少,仅台北故宫博物院就藏有七幅坐像。吴美凤教授还在《明代宫廷家具史》一书中从家具角度详细考辨过“真容”与“疑像,在此我们以公认的“真容”一图为示例。明太祖坐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真容”一图中的坐具被太祖遮挡了绝大部分,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露出的重点部位判断其大概形制。太祖左侧露出了扶手卷曲出头处,右侧的手甚至握住了出头处,可以明显看出扶手造型,且扶手下方与腿足相接,背后露出一角椅披,隆起的部分高度只到背部中心位置。坐具下部可见明显的前后枨,这正是交椅独有的特点,结合上下特点,我们可以推断其坐具为圈背交椅。此外还值得关注的是,太祖坐具通身髹金,且处处可见“金钉”。所配脚踏呈长方样,踏面绑有踏垫,下方带束腰,再接矮三弯腿,腿下又接前后枨,似乎是模仿坐具形制,这种设计比较少见圈背交椅并非明代首创,宋人笔记中就有提到“今之校椅,古之胡床也,自来只有栲栳样,宰执侍从皆用之。”可见其在宋代就已经成为一种权力的象征,元代壁画、明清古画中身居高位者的坐像也常使用这种坐具。明 《出警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建文帝虽为明代第二位皇帝,但其画像下落已成谜,在此不表。明成祖成祖朱棣的坐具不仅与太祖截然不同,在以前的历代帝王坐像图中都几乎不可见,但与宋太祖坐具颇有相似之处:山字形靠背大宝座,靠背与扶手都是框架结构,搭...
发布时间: 2024 - 06 - 23
责任编辑: 雅然文化
不是只有放地上的才叫屏风!在种类繁多的古典家具中,屏风的独特性不言而喻——在人居环境中,它的实用属性只有遮蔽和挡风,并不算凸出,常更倾向于展现自己的装饰性和其它文化属性,比如暗示主人家的身份地位。因为从诞生之初,在它还被叫做“邸”、“斧依”的时候,它就是至高皇权与尊贵地位的代名词,是天子专属之物随着工艺美术的发展,各色材料被引入,新的技法被应用,屏风也在各个时代不同的审美风潮下呈现出相应的变化,比如汉代流行中间镂雕立体图案的木屏风,宋代时兴的是带水墨山水的清雅屏风清代宫廷屏风则融纳各种材质与工艺、满目浮华。西汉 彩绘漆屏风  1972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宋 《宋人十八学士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 款彩富贵寿考花鸟博古折屏 家具研究领域常按屏风形制将其大概分为三类:一为座屏风,即带底座的屏风,不可折叠,其统计数量以“座”计。以三扇或五扇最为常见,多摆于宫廷殿阁、官署厅堂的正中。清乾隆 紫檀木嵌玉雕云龙纹屏风 故宫博物院藏清中期 红木嵌螺钿镶边座镶盘金绣龙纹吉服袍屏芯座屏 研习社珍藏二为围屏,这是一种由多扇屏风组成、可折叠使用的屏风,数量以“架”计。屏扇多为偶数,比较经典的是四扇、六扇、八扇、十扇、十二扇。清 黑漆款彩百鸟朝凤图围屏 故宫博物院藏清中期 黄花梨镶漆地百宝嵌人物故事四扇围屏 研习社珍藏三为挂屏,即悬挂于墙壁上的屏风,可单挂,亦有多条成套的屏风,其数目多为二、四、六、八等双数,多的甚至有一套十六条的,其中四条屏的组合较为流行。清 紫檀黄漆地百宝嵌山水人物挂屏 研习社藏品民国 红木镶楠木嵌云石天圆地方八条屏 研习社藏品尺寸硕大的座屏和折屏实用性更为突出,因为它们可以像墙壁一般在居室空间中作分隔,这种不完全隔断的分隔可以串连起不同的生活功能区域,使复杂的生活环境井然有序,还可以给...
Copyright ©2018 - 2019 江苏雅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