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2
-
07
-
31
责任编辑:
雅然文化
五色并举,黑白共陈色彩,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基础依据。自然在造物上的神奇本领也同样体现在色彩领域:天蓝水碧、花红、柳绿......色彩还富有变化,恰如《淮南子》云:“色之数不过五,而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人们通过观察、研究、创造,终于拥有了为他物赋予色彩的能力,就像拿上神笔的马良,为造物一道开拓出新的征程。清 禹之鼎《春泉洗药图》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在千万种丰富的色彩面前,人们往往各有所好,但在同一个圈层内部,因为对共同文化的认可和传承,也逐渐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喜好。宫廷、宗教、文人、民间......在造物的色彩观上形成了鲜明的区别。宫廷造物宫廷造物选色往往更重视色彩在等级、身份、地位上的象征意义,故而往往会选择最为尊贵的颜色,虽然历朝历代尚色不一,但几乎都可以用【正色】二字概括。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代表汉满蒙古回藏五族共和)而正色,指的正是青、赤、黄、白、黑这五种纯正的颜色,这也同样被关联到著名的阴阳五行理论因此,五色还关联着五个方位、五脏、五官、五味等等,可见其在古典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与正色相对的是【间色】,即几种颜色混合而成的颜色,也就是除了正色之外的颜色。一般来说正色为尊,间色为卑,但也有极少数的特别案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因为齐桓公个人偏好,全国流行的反而是间色紫色。秦 紫衣御手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出土致力于维护周礼的孔子还曾借骂紫来批判礼乐制度的崩坏——“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从周到清,各朝各代五德属性不同,崇尚的正色也不同。秦朝以水德克周朝火德,故而尚黑,“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而汉文帝即位后定土德尚黄,也就穿上了历史上的第一件黄色龙袍,但一年后又改回火德,也就穿回了红色龙袍。而这件汉文帝仅仅穿了一年的黄色龙袍,却成为了我们对于帝王最深刻的色彩印象。元 任仁发《张果老见明皇图》 故宫博物院藏这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