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 - 05 - 14
责任编辑: 雅然文化
明清古典家具泰斗  胡德生1949.01.12 ~ 2022.05.142022年5月14日,中国古典家具研究领域学术泰斗胡德生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今日算来,胡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一年了。去年11月,明清家具研习社出版了《大德曰生:胡德生先生追思文集》,独家承担文集编辑工作并提供全部的出版经费,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先生生前的家具研究学术成果。《大德曰生:胡德生先生追思文集》今天,在胡德生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为了纪念先生在中国古代家具研究领域作出的卓越贡献,明清家具研习社特推出「南京正大珍藏胡德生先生手稿及学术文献展」,以展示胡德生先生在古代家具研究领域的斐然成绩。胡德生先生手绘家具纹样图稿胡德生先生学术论文发表于各类期刊杂志本次共展出胡德生先生生前所绘明清家具纹样手稿、家具设计图纸及各类题词近三十件,同时收集整理先生在不同时期所发表论文期刊杂志、专著三十余件。胡德生先生生前长期担任南京正大拍卖专家顾问,同时与正大董事长龚雅闻先生有着深厚的师徒情谊,本次所展出的这些珍贵的学术资料均为南京正大多年珍藏,且为首度公开示人。下面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来目睹展览现场的美照——胡德生先生简介胡德生,男,汉族,1949年1月12日生于北京。先后担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委员会委员,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文化部中华文化促进会理事会理事,木作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工艺美术集团艺术顾问,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北京市文保文物鉴定中心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教授。胡德生1975年8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史专业,同年入故宫博物院从事古代家具的保管与研究,师从文博大家朱家溍先生。1984年起,先后发表明清古典家具专业论文和文章30余篇,出版多部专著,并受香港、台湾、山西山东...
发布时间: 2023 - 05 - 07
责任编辑: 雅然文化
五一同庆,致敬劳动者犁地清 焦秉贞 《耕织图·图二·耕》 汲水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故宫博物院藏浇花明 仇英《独乐园图》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伐薪明 卖薪诵书图伐竹明 仇英《独乐园图》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采药南宋 李唐《仙岩采药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捕鱼清 杨大章《仿宋院本金陵图卷》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凿石清 《瓷器制运图》 香港海事博物馆藏畜牧明 仇英《清明上河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打猎清康熙 《猎鹰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织布南宋 梁楷《蚕织图卷》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染布(传)北宋 《清明易简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缝补《外销画册·市井人物》 奥地利国家图书馆藏修鞋《外销画册·市井人物》 奥地利国家图书馆藏弹棉花《外销画册·市井人物》 奥地利国家图书馆藏木作清 杨大章《仿宋院本金陵图卷》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制瓷清 《瓷器制运图》 香港海事博物馆藏玉作清 李澄渊《玉作图》冶炼清 杨大章《仿宋院本金陵图卷》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油漆《外销画册·市井人物》 奥地利国家图书馆藏建造明 仇英《清明上河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贩卖元 《春景货郎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撵茶南宋 刘松年《撵茶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卖浆清 姚文瀚《卖浆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赶车清 杨大章《仿宋院本金陵图卷》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摆渡北宋 郭熙《待渡图》 弗利尔美术馆藏行医南宋 李唐《灸艾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杂耍明 仇英《清明上河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唱戏明 仇英《清明上河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END  -
发布时间: 2023 - 04 - 29
责任编辑: 雅然文化
有心争似无心好,多情却被无情恼《会真全图》是康熙年间著名画家禹之鼎的作品。禹之鼎尤其擅长描摹人物,还曾在内廷供奉,在京城贵人间声名颇盛,据说当时的名人小像,基本都出自他手。而他的肖像画出名,也和他出使琉球的一次经历有关。康熙二十一年,朝廷择选使者出使琉球册封世子为琉球王,禹之鼎随行。《王会图》中评价“禹生天才隽妙,无愧古人”,这次出使让他中外闻名。清 禹之鼎《春泉洗药图》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会真全图》是他以《西厢记》为题材描绘的一系列画卷,原卷现藏于爱尔兰的一家图书馆。之所以叫《会真全图》,还得提一提《会真记》和《西厢记》的关系。《会真记》是唐代元稹所作,写的是贫寒书生张生对没落贵族女子崔莺莺始乱终弃的悲剧故事,而王实甫借此改编出了《西厢记》,使张生与崔莺莺冲破重重阻挠终成眷属。明 《西厢记图页》曹雪芹写《红楼梦》似乎还借此埋过伏笔,经后人剖析,此中意味更是深长:宝黛二人曾于沁芳溪边共读,正文特别提到了“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但书中引用的“落红成阵”等等词句,却只来自《西厢记》。《西厢记》与《会真记》人物相同,故事结局却截然相反,这或许正是在暗示宝黛二人的感情与命运从这套画卷中我们可以明确感受到禹之鼎不俗的绘画功底——色彩清美雅致,人物细腻生动,在背景刻画上还综合运用了多种绘画技巧,让人赏心悦目,爱不释卷。二十幅画卷分别可名为:惊艳、借厢、酬韵、闹斋、寺警、请宴、赖婚、琴心、前候、闹简、赖简后候、酬简、拷红、哭宴、惊梦、报捷、寄衫、求婚、团圆,足以将《西厢记》的故事完整展现。惊艳(张生和崔莺莺于普救寺初遇)借厢在普救寺借宿的张生与僧人在房中论道,虽然看不清二人使用的坐具,但背后的大座屏十分显眼。座屏大致呈方形,屏芯为水墨山水画,下方牙板作莲瓣式,侧面站牙上还可见如意纹。酬韵(张生与崔莺莺隔墙唱和)闹斋老妇人在普救寺为亡夫设道场,张生借机见崔莺莺,禹之...
发布时间: 2023 - 04 - 22
责任编辑: 雅然文化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谷雨时节,甘霖降落,雨生百谷。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将于桑,其三候生机盎然,还有牡丹、荼靡与楝花与三番花信。俗语常言:“谷雨三朝看牡丹。”牡丹是中华传统名花,我国也是牡丹的起源和演化中心。最初的时候,牡丹还被称为木芍药。宋 《牡丹图》 故宫博物院藏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但唯有牡丹被奉为“花王”。这是因为它姿态雍容、色彩丰富、香而不酽,真可谓是“国色天香”。刘禹锡就曾写过一首赞美牡丹的诗,很好地解答了为何牡丹才是“花王”: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宋 《十八学士图·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关于牡丹,我们最为熟知的传说莫过于一代女皇武则天与牡丹的故事,天寒地冻时节,武则天却下令命百花齐放以显示皇威,百花之中唯有牡丹不为所动,牡丹也因此被贬到洛阳,或许这就是洛阳牡丹尤盛的原因。这一传说也代表了人们对牡丹品格的认知——它冰清玉洁,不畏强权,美得浓艳逼人,傲得凛冽坦荡,所以被叫做“万万花中第一流”。清 蒲华《牡丹图》 上海博物馆藏其实据学者考证,牡丹最早是作为药物被认知的,三国时期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就已经提到了“牡丹”的名字,《太平御览》中甚至还说牡丹和春秋时期的范蠡有关系。而用于观赏的牡丹栽培则很可能在唐以前就已经实现,宋代文言传奇小说《海山记》有言:“隋炀帝辟地二百里为西苑,诰天下进花卉,易州进二十箱牡丹。”但小说毕竟只是小说,“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人笔下已经有了不少关于观赏牡丹的记载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宫女头上戴的、扇子上画的,都是牡丹。《开元天宝遗事》中,牡丹花和杨贵妃更是关系匪浅。唐 周昉《簪花仕女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玄宗和杨贵妃在华清宫时宿酒初醒,就同赏木芍药,这个木芍药其实就是牡丹花。唐玄宗还折了一枝让杨贵妃嗅闻,称其为“醒酒花”。再则,杨...
Copyright ©2018 - 2019 江苏雅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