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2
-
02
-
22
责任编辑:
雅然文化
| 明清家具研习社 |明清两代,数十位竹刻名家传续不绝,才成就嘉定竹刻之乡的美名,今日拾珍,共赏嘉定竹刻名家之作。中国人对竹的偏爱,可谓是独树一帜的。从幼小的笋,到长成的竹,竹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参与着中华民族的衣食住行,竹纸、竹简、竹编、竹刻、竹屋、竹院......小到纤维,大到竹林,皆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它虽然参与着琐细和烟火,却又出脱于尘世,在追求高雅格调的文人雅士眼中,竹是理想人格的化身。它既能与梅兰菊并列,又能跻身“岁寒三友”之列,在众多的古典意象中,竹还受到了以苏轼为首的名家肯定,成为诗词歌赋中不可缺少的一角。清 郑燮《墨笔竹石图》 故宫博物院藏在众多的竹利用方式中,竹雕的历史颇为悠久,甚至被称为“百雕之祖”。它始于竹刻记事,赫赫有名的《竹书纪年》发掘时正是散乱的竹简。虽然随着历史发展竹刻记事已经被逐渐取代,但竹刻艺术却逐渐发展起来。西汉马王堆汉墓中便有出土的雕龙彩漆竹勺,到了晋朝,已经出现了竹雕的笔筒,延至明清,竹雕的艺术已经相当成熟,甚至衍生出各种流派名家,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些许名家作品,一赏竹雕艺术西汉 漆绘龙纹勺 湖南博物馆藏嘉定·三朱明清竹刻艺术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嘉定(今上海嘉定)和金陵两派,根据《竹人录》记载,明正德到清嘉庆之间的嘉定竹雕人甚至有67人之多。嘉定派又以三朱为首,其中朱鹤可谓是嘉定派的开山鼻祖,他字子鸣,号松邻,曾跟随著名书法家篆刻家曹时中学印,甚至“得缪篆不传之秘”,还和当时的才子陆深、沈龄交好,受其影响拥有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同时也为嘉定竹刻留下了最早的文献记载。朱鹤擅作笔筒、香筒、簪钗等物,刀法稳重深刻,作品多用透雕、深雕、高浮雕技法。他富有创造精神,能将画与印融纳于竹雕之中,艺术性颇高。当时的人甚至以他的名字命名他的作品——“玉人云鬓堆鸦处,斜插朱松邻一枝”,乾隆帝亦为其制作的《西园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