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2
-
12
-
03
责任编辑:
雅然文化
一套图看懂油烟墨的制墨流程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墨也是文人雅士竞相追逐的一品雅物。大名鼎鼎的苏轼便是藏墨名家,所藏墨品众多,足够他用三十年,其中还有不少名品。苏轼对墨的深爱,正可用他那句“非人磨墨墨磨人”概括。墨品的辉煌与中国古代昌盛的制墨业是分不开的,据学者研究,中国最早的松烟墨工艺在商周就已发轫,也是在这一时期,先民有意识地从使用天然颜料书写,转向了人工制墨。明 《十八学士图·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到了明清时期,制墨行当更是名家辈出,其中罗小华、程君房、方于鲁等人所作墨品价逾珙璧,时人评价:“罗小华开导元功,更臻雅式。程君房、方于鲁继起,角胜称雄,贪奇不止。”明嘉靖 罗小华半桃核式墨 故宫博物院藏方于鲁文彩双鸳鸯墨 故宫博物院藏遗憾的是,现代书写方式的改变使墨不再成为大众的日常所需,传承千年的制墨工艺也似乎离我们远去。今天,就让我们借清代宫廷画家徐扬为明代油烟墨制法专著《墨法集要》所绘图卷,一观古代油烟墨的制作流程。清 徐扬绘《墨法集要图卷》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浸油】古法做的是松烟墨,近代(以明代为基准)才开始用桐油、麻子油等烧烟制墨,皂青油、菜子油、豆油也可作此用。但在众多原料中,桐油烧烟产量最高,墨色也黑沉光莹,愈久愈黑,所以最受推崇。虽然此时已经不怎么使用浸油古法,但作者还是把这一秘方记录了下来:每桐油十五斤,芝麻油五斤,先将苏木二两,黄连一两半,海桐皮、杏仁、紫草、檀香各一两,栀子、白芷各半两,木鼈子仁六枚,右剉碎入麻油内,浸半月余,日常以杖搅动。临烧烟时,下锅煎令药焦,停冷,漉去柤,倾入桐油搅匀烧之。【水盆】水盆是工匠制取油烟的主要容器,对于水盆形制的选择他们往往自有一套章法,多用瓦盆,但也有用木盆、石槽的。制取油烟前的准备工作也不少,木架、薄砖、内部中央的烟筒都不可少,筒中也要放砖,而油盏就放在各个砖块上。烧油时还要特别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