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 - 08 - 20
责任编辑: 雅然文化
古画中的家具如何了解古代家具的真实形象?除了考古发掘得到的实物外,古画也是一个不错的渠道。虽然绘画难免会存在一些因艺术处理导致的失真,但它的色彩、形状、细节等等信息,依然能给传统家具研究提供帮助。今天我们要欣赏的这套图册是清人所作,画册名为《圣帝明王善端录》图册,描绘的正是从唐虞至元明历代贤明帝王的嘉言德行,每事一图(家具主要体现的是清代风格),叙事之外并加赞语。赞语由清代陈世倌书,绘者不详,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一图册在清代宫廷中扮演的正是“教材”角色,丰富的图画更易于让孩童接受,所以很适合用来教导规劝皇室子孙,以史为鉴,修身正范。尧《史记》中对尧的介绍是:“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在他治下,天下人都能安居乐业。虞舜这幅图画的是虞舜与皋陶君臣一心。画面中虞舜坐在靠背椅上,靠背椅靠背不高,仅到其背中部,又铺了椅披,看不清具体造型,下方倒是露出了独特的脚踏设计,颇有华美之气。下面这幅图讲的则是虞舜为了求贤纳谏,制作五明扇、树立诽谤木的故事。五明扇即广达圣明,表明自己求贤若渴,据说这也是扇子的起源;诽谤木则可以使百姓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图中的舜帝坐在一个颇似“轮椅”的坐具上,这件坐具靠背到扶手的线条方圆相融,前方还设有小桌板便于搁手置物,底部带脚踏可使双脚腾空,两侧车轮后接双杆,由人力驱动。禹这幅画描绘的是大禹五音听政的故事,五音指的是五种乐器,分别是钟、鼓、铎、石磬、鞀这五种乐器,有不同需求的百姓使用不同乐器。图中家具主要为乐器架,钟、鼓、磬的乐器架都十分典型是清代乐器架的经典造型。禹与益稷此图描绘的是禹和益稷奉命为百姓解忧难的场景,禹十三年治水,过家门而不入,益稷教会百姓种植粮食。图中的禹坐在小舟上作沉思状,岸上扛着农具的众人紧跟在一辆马车后。商王成汤这一幅图描绘的场景是商王成汤在野郊遇到用罗网捕捉禽兽的人,故而并未有家具形象出现。殷...
发布时间: 2023 - 08 - 14
责任编辑: 雅然文化
中式家具的始祖最近在院线热映的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上映25天,已收获超过20亿票房。其中的台词、人物、剧情等等,更是在网络平台引发持续热议。《封神》的故事改编自中国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和话本《武王伐纣平话》,这一题材改编的影视作品不在少数,其中涉及到的“姜子牙”、“妲己”、“申公豹”、“哪吒”、“杨戬”等人物更是家喻户晓。《封神》的故事发生于商周之际,纣王昏庸无道,西伯侯姬昌与儿子姬发在众位仙人的帮助下兴兵伐商,最终姜子牙领元始诰敕,在封神台封神。从传说回归历史,《封神》中的历史脉络是大致符合史实的,电影中对商代物质生活的展现,也有着许多值得细细玩味的地方。但要真正了解商周时期的物质生活尤其是家具风貌,我们还是得回归到史料与考古发现上。《封神演义》版画了解中国传统家具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式家具的流变过程中有一个巨大的转折,也就是从矮型家具到高型家具,而这一转变主要发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根本原因是人们起居方式的变化。追溯至上古时期,还没有垂足而坐之习的人们,其坐卧家具都是席,甚至人去世之后,丧葬仪式中使用的也是席。河姆渡文化一期 苇席残片 河姆渡遗址出土这种主要由草纤维或动物皮毛制成的轻便家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人们家中的主要家具。上至国君,下到百姓,虽然都用着席,但阶级社会中的统治者仍然制定了居室、筵席、仪式等不同场合下使用不同席的规定,来区分席的贵贱。武王伐纣之后才有的《周礼·春官·司几筵》中还规定了五种不同材料席垫的名称和使用方法,这五种席垫分别是莞席、藻席、次席、蒲席、熊席。宋《女孝经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与卧具相比,商周时期的承具更富有艺术魅力。如《礼记·明堂位》里说:'俎,有虞氏以梡,夏后氏以嶡,殷以椇,周以房俎。'商周以前便出现的这种名为“俎”的承具,现今上限可追溯至新石器时期的龙山文化,对后世承具...
发布时间: 2023 - 08 - 06
责任编辑: 雅然文化
“文房”一词,现在普遍认为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的《梁书·江革传》以及《北史·柳庆传》,但当时这一词指的是政府掌管文书的官署及办公处所,与我们如今理解的“文房”有着很大的区别。有学者找到了更接近现在意义的“文房”,魏晋时期的嵇康曾写过:“夫多饮而走,则为澹支;数行而风,则为痒毒;久居于湿,则要疾偏枯;好内不怠,则昏丧文房。”这里的“文房”,应该指的就是文人读书写作、从事文艺娱乐活动的私人场所。南宋 刘松年 《山馆读书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研读经义、挥毫泼墨、吟风弄月、赏鉴文玩......文人通过在文房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来提升文化修养,丰富文化内涵,对于文人而言,“文房”不仅仅是自己实际生活的一个地方,更是精神的徜徉之海,心灵的栖居之所。中国文人对“物”的审美,最是严苛。故而,文房之中的各类用品摆设,也从不轻慢。清 禹之鼎《会真全图》 切斯特比替图书馆藏魏晋南北朝时期,砚被文人列入了原本只有笔墨纸的文房组合。北宋时期,文人苏易简更是整理了笔墨纸砚的缘起、制作、杂说、诗词歌赋等等,写成了一部《文房四谱》。宋人对文房用具的审美也被后代视为“雅”的标准,安徽出产的文房用具宣笔、徽墨、宣纸、歙砚等更是天下闻名。明 一字池暗细罗纹长方椭圆歙砚 研习社珍藏小物件如此,作为居室灵魂的家具当然也不遑多让。但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脉络其实深受历史阶段的影响,从矮型家具到高低型并存再到以高型家具为主,文房家具的发展也顺应着这样的潮流。家具的风格还未进一步细化到场所属性,而是更多地呈现出时代特色。春秋战国时期楚地家具的浪漫玄秘,汉代家具的古色古香、唐代家具的华美圆润......都让人印象深刻。战国彩绘漆俎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若要论及文人或文房属性明显的家具,最具代表性的宋代家具就是“太师椅”。学界对于太师椅的研究不少,但在一些问题上仍未达成共识。据陈增弼先生考证,太师椅是最早出现于...
发布时间: 2023 - 07 - 24
责任编辑: 雅然文化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1969年的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足迹,这个人的一小步,也被视为“人类的一大步”。自古以来,无论哪个文化的先民,都对天空和天体怀着热切的探寻之心。各种围绕着月亮展开的神话传说更是传达着人们对于月亮的深切崇拜,比如古希腊月神塞涅斯曾生下五十个女儿,正合古希腊历法一年五十个星期的说法。而在中国人心中,月亮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文人们赏月吟咏,少女们拜月乞巧,到了月亮的主场中秋时节,全国上下更是各地有各地的风俗,直到今天,中秋节仍然被视为春节之外最重要的团聚时刻。清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七月乞巧》 故宫博物院藏对亲朋好友的思念、对人生际遇的思考——月的阴晴圆缺不仅勾动汪洋的潮汐,也牵动着人的心绪它时而清冷、时而温润,时而饱满、时而婀娜,清莹若水的月光洒到每家每户的床前,成为凝结于中国人心头的一抹冷霜。传统家具领域的匠人们在造型上也取法了月的圆缺变化,将月亮“带进”了家门月牙弯弯·月牙凳月牙凳又称腰凳,是唐代家具中的一例经典。它的造型取自佛教坐具中的圆墩、方凳、腰鼓凳,汉地工匠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将座面改成别致的月牙形,也就是说,月牙凳是佛教文化与汉文化融合的成果。《捣练图》中的月牙凳至今我们还能在许多唐代绘画中看到月牙凳的身影,大名鼎鼎的《宫乐图》、《捣练图》等描绘唐代宫廷贵族生活的绘画中更是屡屡可见,它是唐代上级阶层居室中常用的家具,更为贵族妇女闺房的必备家具。除了月牙形座面这一标志外,为了配得上主要使用群体的高贵身份,工匠还会在月牙凳上的壸门与腿足上增添繁复的雕花,软装也毫不马虎,几乎都有华美不凡的绫罗锦绣搭配。唐 《唐人宫乐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从艺术风格来看,月牙凳体态敦实,造型圆润,线条优美,颇有唐代贵族妇女的丰腴盈润之美,颇具盛唐气韵。半月当空·半月桌半月桌也被称为月牙桌...
Copyright ©2018 - 2019 江苏雅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