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 - 01 - 07
责任编辑: 雅然文化
南京正大2024年迎春艺术品拍卖会拍卖 / AUCTION2024/01/15/14:00预展 / PREVIEW2024/01/08~01/14江苏雅然文化艺术中心(秦淮区江宁路1号3-4F)JIANGSU YANRAN CULTURE AND ART CENTER2023已成过往,还记得去年时我们留下的约定——明年拍场见!2024如约而至,千呼万唤,终于等来激动人心的时刻——南京正大2024年迎春艺术品拍卖会定于1月15日举槌,本季拍卖将一如既往为各位藏家呈现明清时期黄花梨紫檀家具及二十世纪黄花梨紫檀家具共计104件(套)。本次上拍的104件藏品囊括了传统家具中椅凳、桌案、床榻、柜架、支架、屏风等六大类别,并且在每种形制中又甄选出不同的变化形式,仅架子床就有不同纹饰、不同做法、不同时期的三例;仅方桌(八仙桌)就有不同材质、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六例;官帽椅、玫瑰椅、圈椅、条案、柜架等制式的丰富程度更甚,可以说制式齐备,精彩纷呈,蔚为大观,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明清黄花梨紫檀家具图卷。“ 南京正大2024年迎春拍卖会拍品全览LOT.1001清早期 黄花梨连镜架官皮箱尺寸 / 36×36×59.8cm估价 / 220,000~580,000 RMB注:此拍品系香港攻玉山房叶承耀医生旧藏;香港苏富比2017年“轻巧袖珍宝:攻玉山房明式家具”3527号拍品LOT.1002明 黄花梨镶瘿木面攒牙子四面平半桌尺寸 / 94.6×46×81cm估价 / 390,000~950,000 RMBLOT.1003清早期 黄花梨束腰三弯腿螭龙纹炕桌尺寸 / 76.5×46×27.5cm估价 / 250,000~660,000 R...
发布时间: 2023 - 12 - 22
责任编辑: 雅然文化
南京大学明史研究中心 ×雅然古典家具艺术馆12月18日,古都南京瑞雪纷飞,雅然古典家具艺术馆内胜友如云,高朋满座,南京大学明史研究中心明清家具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厦门大学陈支平教授,台湾大学历史系原主任、台湾中国明代研究会原会长徐泓教授;台湾辅仁大学王芝芝教授;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赵清教授;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教育部特聘长江学者张生教授;南京大学特聘教授、明史研究中心首席教授、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江苏省文史馆馆员范金民教授;南京大学明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南京古都学会会长夏维中教授;南京古都学会名誉会长、南京市政协原副主席俞明先生;南京古都学会监事会主席、南京市文化局原党委书记、南京市文物局原局长张年安先生;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南京古都学会名誉会长、江苏省文史馆馆员、南京市文物局原副局长杨新华先生;东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贺晏然女士;南京财经大学讲师陈波女士等学术界专家学者参加揭牌仪式,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揭牌仪式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赵清教授主持。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赵清教授主持揭幕仪式仪式上,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厦门大学陈支平教授首先致辞,他对明清家具研究基地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同时强调了历史研究中物质文化研究的重要性,明清家具研究基地的建立将有助于推动中华文明延续性作出实质性贡献。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厦门大学陈支平教授致辞接着,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教育部特聘长江学者张生教授详细介绍了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发展战略以及明史研究中心在过去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人才队伍建设情况。他表示,明清家具研究基地成立后,明史物质文化的研究一定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教育部特聘长江学者张生教授致辞南京古都学会名誉会长、南京市政协原副主席俞明先生在致辞中表示,明清家具是中国历史中文化性与艺术性的双重体现,...
发布时间: 2023 - 10 - 15
责任编辑: 雅然文化
盛世功业,万古长青今天我们要欣赏的这套图册是清代绘本,名为《万年一统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套图册以“万” 字为题,分别以十二个带“万”字的词语为主题描绘图景,并配有赋文,以歌颂帝王的盛世功业。全册依次题为:万年一统、万寿长春、万星拱北、万民顶祝、万国咸宁、万顷嘉禾、万卉花王、万宝告成、万年天子、万里扶摇、万派朝宗、万笏朝天。· 万年一统 ·这幅图描绘的是庭院内景,影壁背后的空敞地上修建了用围栏围起来的方形台座,台座正中心置放着一盆盆景,还特别用造型简单的四足盆景架托起。左侧房间以隔扇作门,不设正门,外部还另辟出走廊,使其更显疏朗空阔。从斜视角看去,屋中有一件体量相当不俗的翘头案充当着画桌,案上放置着各种文房用具,两侧板足上隐隐可见镂雕的如意云纹,这是明清家具中十分经典的款式。明 崇祯款铁梨木雕象纹翘头案 故宫博物院藏· 万寿长春 ·“万寿长春”描绘的依然是庭院内景,图中可见两处置放家具的场所。右边的这处主体家具为翘头案与上图中的翘头案颇为相似,只不过翘头案上摆放的东西变成了各色盆景。从它的位置和陈设物品来看,它应该更多地承担的是装饰功能。另一处则在左边,此处大环境像是在水上修建的平台,通过石桥与庭院主体相连,为了更好地欣赏四面风光,仅以雕栏封闭,几乎全敞。其中置放的家具组合是三屏风罗汉床与坐墩,罗汉床比例偏狭长,屏风似乎是嵌装的云石,床面上散落着典籍卷轴,暗示此处为文人休憩读书场所。靠近门口的坐墩造型浑圆,四面开光,通身呈白色,似为石质。· 万星拱北 ·在古人看来,天上繁星拱卫着北辰星,正如天下臣民拥护君主,《论语·为政》即有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万民顶祝 ·这幅图题为“万民顶祝”,画面中描绘了不同身份的百姓,除了屋中跪拜的二人外,户外的大部...
发布时间: 2023 - 10 - 05
责任编辑: 雅然文化
山河万里,金瓯永固七十四年前,随着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人终于一扫封建社会与帝国主义的沉疴,成为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屹立亚洲东部的强大力量。对于人民而言,国家的建立意味着集体感、归属感、安全感。大国国民的身份,让千千万万的人甘于为集体、为国家奉献自我,因为国泰,才能民安!在更迭不停的封建王朝中,古人也同样有属于自己的“国庆”概念,并以此衍生出了丰富的物质文化。今天,研习社将带大家欣赏几件为国而作的古代珍宝,感受国人对国家的拳拳之心。“中国”二字,最早见于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的【何尊】。这件青铜尊通高38.5cm,口径29cm圈足底径20×20cm,重14.6kg。整器呈椭方形,圆形大敞口,口沿外卷,外圆内方,前后左右四面每面自上而下各饰一道雕扉棱脊。通身布满云雷纹、蛇纹、蕉叶纹、饕餮纹等经典纹饰,内底刻有合计12行共122字的铭文,记载了周成王五年时,在新都成周(即洛邑,今河南洛阳)对其“宗小子”何进行训诰的事。其中还提到周武王在世时决定迁都洛邑,与《尚书·召诰》、《逸周书·度邑》等文献记载相互印证。而第7行首,正是“宅兹中国”四字。当然,这里的“中国”与我们如今理解的“中国”并非一个意思。周人偏居西方,为了加强统治便想出了迁都于国之中心的办法,这也就是“宅兹中国”的涵义。鼎本来是古代烹饪器,由远古时期的陶制器演变而来。进入青铜时期后,鼎成为了众多青铜器中最能代表权力和地位的器物,甚至被视为国家的象征。新石器时期 乳钉纹红陶鼎 河南博物院藏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还在上面镌刻了魑魅魍魉的图案。夏商周时期,鼎的传承与迁移就代表着王朝的兴替,夏灭商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灭周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周朝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还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
Copyright ©2018 - 2019 江苏雅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