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2 - 03 - 27
责任编辑: 雅然文化
家具空间·第二期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所谓“书房”,藏书之所自然不在其内。书房的不同,在于它是为人设,而不是为书设,那么一个属于自己的、可以在其中静心读书的所在,便是书房,却不在乎书的多少,或者也不在乎书的品类。文人的书房,其实意不在书,而更在于它的环境、气氛,或者说重在营造一种境界。这样一个绝无功利之心的小小空间,读书实在只是涤除尘虑的一种生存方式。今天,我们《家具空间》专题将为大家呈现三个不同的书房空间案例:审容膝之易安书房家具空间案例01清 红木镶云石五屏风罗汉床及炕桌清 红木冰绽纹中牌子衣架黄花梨螭龙捧寿圈椅(一对)清 红木雕麒麟纹方角佛经柜(一对)清 红木镶云石鱼门洞开光插屏审容膝之易安书房家具空间案例02红木浮雕螭龙纹四面平大画桌黄花梨带围栏三层架格紫檀卍字纹玉堂富贵四柱架子床二十世纪 黄花梨麒麟纹圈椅(一对)民国 红木草叶纹软包海派沙发成套清 铜胎掐丝珐琅冰箱红木百宝嵌福禄寿三星人物座屏清 红木镶云石螭龙捧寿案屏审容膝之易安书房家具空间案例03红木双层亮格柜(一对)清 红木独板透雕如意云纹牙板画桌红木透雕螭龙纹方角柜(一对)清代 铜鎏金释迦摩尼佛像金久堂精斫“抱琴卧花”师旷式古琴黄花梨圈椅成套(两椅一几)红木带托泥三弯腿卷草纹香几(一对)清代 太湖石“玉玲珑”赏石-  END  -
发布时间: 2022 - 03 - 20
责任编辑: 雅然文化
家具空间·第一期 客厅,在过去的传统中,我们称之为中堂,或者堂屋,是主人起居生活与待客交往的场所。现在我们所言的客厅,基本都是指西式而言了,沙发包围茶几,是典型的客厅标配,这也是我们现代人家中最为常见的客厅样式。有朋自远方来客厅家具空间案例01罗汉床代替三人位沙发、圈椅或官帽椅代替单人位沙发,围坐一张高度定制的茶几,如果全部是显得椅子单调,可以试着换回一把现代的单人沙发。靠墙平置圆角柜与二联闷户橱,高低错落有致,再搭配台灯、窗帘等软装饰品,一堂符合现代人起居的客厅场景就形成了。红木瓜棱腿六角回纹锦地圆角柜红木束腰马蹄腿如意云纹大茶几清代 铜鎏金度母像红木带踏床螭龙纹交杌黄花梨圈椅成套(两椅一几)黄花梨曲尺纹罗汉床有朋自远方来客厅家具空间案例02以柔和西洋式的海派沙发作为客厅的主景,用明清的黄花梨凉榻作为茶几,同时搭配亮格柜、圆角柜等柜类家具,客厅的另外一种风格就呈现出来。用凉榻做茶几有几个好处:1. 高度相当,传统家具的榻类高度与现代西式的矮坐沙发(相对明式家具的高坐而言)高度相当匹配。2. 弥补现代茶几面积狭小的遗憾,增大使用面积。3. 缓解布艺皮质沙发过于柔软的特质,软硬兼施。黄花梨罗锅枨马蹄腿双圈卡字花凉榻红木草叶纹软包海派西洋沙发成套黄花梨圆角柜-  END  -
发布时间: 2022 - 03 - 13
责任编辑: 雅然文化
| 明清家具研习社 |清宫继承传统风俗,专门为立春而制作的挂屏,称为“春屏”,再于屏的顶部贴上“彩胜”,合称“春屏彩胜”。春天是一个充满了奇迹的季节,万物复苏,大地轰鸣。“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天是烟雨蒙蒙的季节,细雨如丝,杏花依旧灿烂,即使杨柳被吹的摇动起来,也感觉不到寒冷。这是宋代诗人志南眼里的春,生机勃勃,润雨无声。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鲜艳的海棠,不珍惜自己胭脂一般的容颜,独自屹立在春天的蒙蒙细雨中。那一抹鲜艳的红色,骄傲且独立。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春,带着他傲然的性格,像海棠一样不屈不饶。 清早期 黄花梨嵌百宝笔筒春风吹遍大地,把所有的生机与花香都唤醒,在室内陈设上,古人也应时而动,换上春屏。“春屏”一词,现在鲜有提及,仿若与陈规旧俗一起扫入了故纸堆中,我们只能在旧档案中窥见一二。《清宫造办处活计档》中记有“春屏彩胜”一词。 如乾隆四十一年正月二十日行文记:“员外郎四德、库掌五德来说太监胡世杰传旨:宁寿宫景祺阁门外夔龙门外两边换嵌玉挂屏做春屏彩胜一对,景祺阁门外穿堂元(圆)光门两边换节画成做春屏彩胜一对,萃赏楼下面西宝座靠背上换方琮画斗亦做春屏彩胜一件,俱量准尺寸,发往苏州交舒文成做送来,钦此。” 乾隆四十四年二月十七日行文记:“苏州年例呈进春屏彩胜,仍照例踏勘,应挂之处开写清单奏明时交苏州成做,钦此。” “春屏彩胜”一词多次出现于《活计档》中,但一直以来其真面目不被人所知,甚至有学者称清宫过年时张挂的门神和“彩胜”便是“春屏彩胜”,常常以紫檀、红木制作边框,内芯用贵重材料镶嵌吉祥纹饰。 其实不然,从造办处档案中,我们可知春屏彩胜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挂屏,既然称“春屏”,那一定是跟“春”有关系。什么是春屏彩胜我们先来看看什么叫“彩胜”。“彩”是“綵”的异体字,原意为五色文彩的帛...
发布时间: 2022 - 03 - 06
责任编辑:
| 明清家具研习社 |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春光正好,聊聊古人春游的那些事儿。气温回暖,一扫寒冬冽气,春光和煦,正是出游之时。虽然如今已经难以追溯春游这一民间习俗开始于什么时候,但从古代典籍和绘画来看,春游的历史不是一般的长。早至先秦时期,《晋书》中便记载着人们每年春天结伴到郊外赏春光春景一事,齐国也有着“放春三月观于野”的习俗。明 丁云鹏《春游图》扇页 故宫博物院藏明清以来,这一风俗更是盛行,《杭州府志》中记录下了杭州人游春的路线:“二月花朝以往,士女急先出郊,谓之探春。画舫轻舟,栉比鳞集,先南屏,次放生池、湖心亭、岳王坟、卢舍庵,后入西陵桥、放鹤亭、比来皋亭山、刘坟村。每当春日,桃花盛放,一望如锦,游人多问津焉。”即便是在疫情偶发的如今,春季的山野河堤也遍是人的痕迹,北有玉渊潭的烂漫春樱,南有西湖十景之一著名的苏堤春晓,即便是家附近的小公园,人们也十分乐意趁着晴日去溜达几圈。唐 张萱 《虢国夫人游春图》(摹本局部) 辽宁省博物馆藏从初春到暮春,自然为游春人们一直准备着丰盛的美景,故而庾信作《春赋》,从“二月杨花满路飞”写到“三日曲水向河津”,通过文字把春日的盛景渲染到了极致,今天,就让我们伴着好春光,与古人春日同游。春日游 · 节日START OF SPRING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自然也是春天不可缺少的。在传统文化中,与春日出游相关的节日也有不少,如农历二月二的踏青节、三月三的上巳节。如孟浩然诗云: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踏青这一习俗其实源于远古农耕时代的一种祭祀,如《礼记·月令》载:“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至,以迎春东郊。”古人郑重其事地用仪式迎接春天,以开启新一轮繁忙的生产与生活。除了天子坐镇的国家仪式,百姓往往也会自发在春天祭祀与农事相关的神明。每到农历二月二日,人们便会出城采蓬叶,备牲醴纸爆竹等物,为土...
Copyright ©2018 - 2019 江苏雅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