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 - 06 - 27
责任编辑: 雅然文化
江苏雅然文化、南京正大拍卖关于艺术馆地址变更的公告因我司业务发展及经营需要,雅然文化艺术中心及南京正大古典家具艺术馆将于近期由“南京市秦淮区江宁路1号”搬迁至“南京市玄武区运粮河西路101号雅然文化艺术中心”。雅然文化艺术中心位于江苏有线三网融合枢纽基地园区内,即将启用的艺术展馆占地15000平方米,设有国内一流的古典家具艺术展厅、拍卖厅、多功能数智厅,VIP专属空间、办公及休闲区域。艺术馆完全交付后,将为全球藏家和各地艺术爱好者提供更为极致的艺术体验。艺术馆目前处于后期设备调试阶段,暂时停止线下预约及对外开放;我司所有线上艺术品交易服务不受影响,正常进行。      客服电话:025-83207138;025-83202180      特此公告。新馆布展进行中精彩抢先看……-  END  -
发布时间: 2025 - 06 - 22
责任编辑:
古代绘画中的家具一桌一椅,一床一榻,融入在历朝历代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里,构成了历史风貌中独特的一笔这种风貌也在数不清的古画中被描绘下来。有的家具由于年代过于久远,材质也不够坚韧,难以存世,正是传世的古画向我们证明了它们的存在。今天,研习君就带大家看一看历代古画中的家具。唐代唐代家具产生于隋唐五代时期,由于垂足而坐成为一种趋势,高型家具迅速发展,并出现了新式高型家具的完整组合。典型的高型家具,如椅、凳、桌等,在上层社会中非常流行。此时的唐代家具具有高挑,细腻,温雅的特点,以木质家具居多。唐代家具传世者无一,欲了解唐人家具陈设情况,基本只能借助绘画、出土壁画等图像资料以及少量出土模型。《韩熙载夜宴图》中的罗汉床、条桌《宫乐图》中的大餐桌、月牙凳《女史箴图》中的架子床五代南唐《琉璃堂人物图》中的盝顶文房箱宋代唐、五代家具是宋代汉族家具的发展之源,但宋式家具又是明清家具的之源。宋代汉族工艺美术具有典雅平正的艺术风格,其家具、陶瓷、漆器、染织多造型古雅、色彩纯净,并且内敛天真,不事雕琢,以质朴取胜,给人清淡雅致之感。《槐荫消夏图》中的榻和平头案《蕉荫击球图》中的交椅和平头案《十八学士图•展书》中的画桌、屏风、榻、玫瑰椅《踏歌图》中的画桌、方凳《撵茶图》中的桌、坐墩元中国古代家具研究领域,人们习惯上把宋代与元代的家具风格,统称为宋元风格。元代家具多沿袭宋代传统,但也有新的发展,结构更趋合理,为明清家具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抽屉桌是元代的创新。刘贯道《消夏图》中的榻和方桌《荷亭对弈图》中的榻、平头案明明代是古典家具形制发展成熟的一个顶峰。明代家具有广、狭二义。狭义则指明代至清代前期材美工良,造型优美的家具。广义的明式家具,不管制作于明代或明以后何时,也不论贵重材质和一般材质,只要具有明代家具风格,皆称之“明式家具”。明式家具的风格往往简练淳朴、厚拙凝重,圆浑沉穆,有一种隽永的古意,是无...
发布时间: 2025 - 05 - 17
责任编辑: 雅然文化
借木之坚硬隽永,追竹之高风亮节。我们看古典家具的时候,经常看到有些家具,乍一看是竹作的,走进细看,才发现是木材,雕刻成了竹的形状。这样的家具就是仿竹家具。仿竹家具即模仿竹材的纹理、造型及神韵,或写实,或写意,以求再现竹素雅清高的气质。中国礼教对于君子的定义,简而言之,谓之“礼节”,它要求文人士大夫要谦和儒雅,但在价值观和政治纯洁性受到威胁时要勇敢地舍生取义,此谓“气节”。竹分多节,被视为气节的象征,于是竹便被认为是自然界的君子,正直挺拔,恰与文人雅士所追崇的淡泊高远、坚韧不屈的品性相契,文人多以此自励。竹节所带有的气节内涵,有高风亮节之拟人化意蕴,文人气质醇厚,亦有“节节高升”的祥瑞寓意,竹叶一年四季凌霜傲雨,葱绿青翠。在竹文化当中,竹叶冬青也象征着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优秀品质。此外,竹子的根深扎于地下,蜿蜒交错,能屈能伸,在明清时期的竹文化中,竹根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顽强不屈的风骨,故而也有仿竹根形的器具存在。因此,竹不仅成为文人雅士生活的必须,更成为文人精神的隐晦表达。前有王徽之爱竹成痴,留下“何可一日无此君”的名言,后有郑板桥一幅《竹石图》名扬四海,并留下“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千古名句。苏轼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一句诗点名了竹的形象在文人心中的地位,哪怕过得再贫寒,居住的地方也要能看到竹。清 郑燮 竹石图轴(局部)竹形的家具虽仅是简洁的凸起线条,却富有自然节奏感和韵律感,朴素却不单调,自然而不零乱自然之意浓厚。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直接用竹做家具,反而是费尽心力地用木器模仿竹形呢?其实,竹器确实有而且有不少。在传世的传统器具中,以竹为料的器具占有一席之地,既有姿态万千的竹雕摆件,亦有格调清雅的实用家具,古人对竹的喜爱可从中管窥一斑。清 竹雕竹林七贤图刻乾隆题诗笔筒竹材质有其独特的天然纹路与形态,总予人一种质朴、清新、挺拔之感。但竹也有着不容忽视...
发布时间: 2025 - 04 - 13
责任编辑: 雅然文化
传统家具早已融入中华文明的血脉中国传统家具的历史非常悠久,它在深切影响着华夏人民的衣食住行的同时,也融入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之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传统家具的气质深深影响着中国历代人民的思想和言行,自然也在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几千年的文化史,给我们留下了数不清、用不尽的成语故事和历史典故,这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其中自然也少不了传统家具的身影。今天,研习君就带大家找一找,那些藏在历史典故中的传统家具们。历史典故中的家具要说我们大家最喜欢的家具,当然就是软乎乎的床啦。清乾隆 紫檀嵌楠木山水人物床 故宫博物院藏清初 紫檀嵌瓷心罗汉床 故宫博物院藏关于床的典故,历史上还真不少,其中,最有名的要数这个——所谓的“东床快婿”,指的是东晋著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王羲之像东晋太傅郗(chī)鉴有个漂亮的女儿,想给女儿找个好婆家。他有个同僚兼好友王导,家里子侄众多,于是给他写了封信,打算给女儿求个贤婿。王导回信说“老兄来府上随便挑”,郗鉴就派门生去了。王家公子们知道郗家千金有才又有貌,都铆足了劲,浑身上下打扮得仔仔细细。郗鉴的门生来了一看,公子们个个俊俏,简直挑花了眼。唯独有个年轻人,没打扮不说,还袒胸露怀地躺在床上,好像根本不知道选婿这回事一样。门生回去如实向郗鉴汇报。没想到,郗鉴对那个东床袒腹的年轻人很有兴趣,认为他豁达随性,是一位好女婿。后来一打听,原来是王导弟弟王旷的儿子逸少(王羲之),便把女儿嫁给了他。这段姻缘成了一段佳话,人们用“东床快婿”来称呼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明代黄花梨独板三围屏罗汉床二十世纪黄花...
Copyright ©2018 - 2019 江苏雅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