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 · 名词术语
明式家具的名词术语体系首先由王世襄先生创立,这套体系也构筑起了一个壁垒,是所有家具爱好者
必经的一个“门槛”。如果没有这套术语体系,我们今天聊家具是没有话语的,正如朱家溍先生所评
,这是一套完整的家具形态、制作描述的体系。这套体系收录了1000多条家具名词、术语,研习社
为这些名词术语配图,将这套体系完整地呈现给大家。
注:名词术语按现代汉语拼音排序,本次 D、E、F

【褡裢桌】书桌的一种,由于中间的抽屉高,两旁低,使人联想到钱褡裢而得名。
【搭板书案】由两个有抽屉的几子支承案面的架几案式书案
【搭脑】椅子后背最上的根横木,因可供倚搭头脑后部而得名。引而广之,
其他家具上与此部位相似的构件也叫“搭脑”。
【打槽装板】凡用开槽口的方法嵌装板片的均可称之为打槽装板
【打洼】“洼”北京匠师读作wà,不作wā。线脚的一种,把构件的表面造成凹面。
【大边】四框如为长方形,长而出榫的两根为大边。如为正方形,
出榫的两根为大边。如为圆形,外框的每一根都可称之为大边。
【大雕填】北京文物业称“款彩”漆器曰“大雕填”。
【大方杠箱】《鲁班经匠家镜》语。两人穿杠抬行的大提盒。
【大格肩】格肩榫的三角尖插人与它相交的榫眼。
【大进小出】榫子前小后大,因而入卯处眼大,露榫子处眼小。
【大理石】广义泛指各种变质岩。狭义指云南点苍山出产的大理石。
【大面】长方形家具正面大于侧面,故正面为大面,侧面为小面。大面亦称“看面”。
【大琴桌】大条桌的别名。
【大挖】用大料挖制弯形的构件曰“大挖”,一般指挖制鼓腿彭牙的腿足。
【大挖马蹄】鼓腿彭牙腿足的马蹄。
【大挖外翻马蹄】三弯腿外翻较多的马蹄。
【大叶榆】榉木的别名。
【带】联结大边的横木,包括穿过面心板底面的“穿带”,用在软屉下的“弯带”等。
【单矮老】每个矮老之间的距离相等,有别于双矮老、三矮老等的分组排列。
【丹凤朝阳】以凤及太阳为题材的图案。
【挡板】有管脚枨或托子的炕案、条案,在枨子或托子之上,两足之间,打槽安装的木板,往往有雕饰。
【倒棱】削去构件上的硬棱,使其柔和。
【倒挂花牙】《鲁班经匠家镜》语,上宽下窄,纵边长于横边的雕花角牙。
【灯草线】饱满的阳线。
【灯杆】灯台正中上承灯盏的立木。
【灯挂椅】靠背椅的一种,后背高而窄,似南方挂油灯盏的竹制灯挂而得名。
【灯笼锦】用斗簇或斗簇加攒接方法造成的方形、圆形等的图案。
【灯笼框】门窗、福扇常用一种棂格,因似灯笼的框架而得名。
【灯台】底座中植立木,上承灯盏的照明用具。
【凳】无靠背坐具。
【凳盘】凳子的屉盘,一般用四根边框中设软屉或木板硬屉造成
【底枨】柜子最下一根打槽装底板的帐子。
【底座】家具底部的座。
【地平】室内为安放家具而设的平台,宝座、屏风、拔步床等多有此设置。
【雕花衣架】《鲁班经匠家镜》语。有雕饰的衣架。
【雕填】漆木家具常见的一种髹漆造法。用填漆或描漆造花纹,再用戗金钩轮廓。
即《髹饰录》所谓的“戗金细钩描漆”或“戗金细钩填漆”。
【吊牌】吊挂在金属饰件上用作拉手的牌子,常在抽屉及柜门上使用。
【吊头】案形结体家具,腿足缩进安装,案面探出在腿足之外的部分叫“吊头”。
【叠涩】《营造法式》语。须弥座束腰上下依次向外宽出的各层叫“叠涩”。家具上的托腮可溯源至此。

【丁字形接合】横竖材中的一根一端出榫,另一根身上凿眼,二者接合如“丁”而得名。

【顶柜】四件柜放在立柜之上的一一件叫“顶柜”。亦名“顶箱”。
【顶箱】顶柜的别名。
【顶架】架子床的床顶叫“顶架”。
【顶球】三弯腿外翻马蹄上的球形装饰。
【顶珠】三弯腿外翻马蹄上的珠状装饰,与顶球之分在大小有别。
【顶箱带座柜】四件柜中的一种。立柜之上,放有带底座的顶箱。
【顶箱立柜】由顶箱和立柜组合成的柜子,即四件柜。
【冬瓜桩】圈口的一种造型。四根木条中部都凸出,致使圈口的空当像北方常见的一种冬瓜,如口状。
【斗拱式】角牙的一种造型。近似明清建筑构件雀替和拱子十八斗。
【斗】斗合、拼凑的意思。家具工艺造法之一。
【斗簇】用大小木片、木块,经过锼镂雕刻,斗合成透空图案。
【斗簇加攒接】用斗簇及攒接两种方法造成的透空图案。
【斗簇围子】用斗簇或斗簇加攒接的方法造成的透空床围子。
【都盛盘】都承盘的别名。
【都承盘】盛放各种文具及小件文玩的案头用具。
【都丞盘】都承盘的别名。
【都珍盘】都承盘的别名。
【独板】①指厚板,如椅凳桌案的面,不用攒边法造成,而用厚板。
②指整板,如椅子靠背不用攒框分段装板法造成,而用一块整板。
【独板面】条案、架几案等的面板,不采用攒边装板的造法,而用厚板造成。
【独面】独板面的简称。
【独板面心】桌案面采用攒边装板造法,但面心板用一块整板造成。
【独板围子】用厚板造成的罗汉床围子。有的椅子和宝座也采用此造法。
【独眠床】《长物志》语,单人床或榻。
【独睡】单人榻。

【断纹】漆器年久,表面上形成的天然裂纹。

【墩子】座屏风、衣架、灯台等底部为树植立木而设的略似桥形的厚重构件。
墩座指墩子本身,或由两个墩子中施横木而构成的底座。
【多宝格】可陈置多种文玩器物、有横竖间隔的清式架格。
【朵云双螭纹】由朵云及双螭组成的。外形近似如意头的图案,常见于明代椅子靠背上。
【垛边】顺着边抹底面外缘加贴的一根木条,借以增加边抹看面的厚度。多用于裹腿做及一腿三牙罗锅枨式的家具。

【鹅脖】椅子扶手下靠前的一根立木,往往与前足一木连做, 少数为另木安装。
【二人凳】适宜两人并坐的长方凳。
【饭橱】苏州地区盛放食物、餐具而有门安透棂的架格为“饭橱”。北方俗称“气死猫”。
【饭桌】炕桌的别名。
【方材】家具主要构件的断面为方形者称之为“方材”。
【方凳】正方形的杌凳。
【方角柜】上顶方正,四角为90度的柜子。
【方开光】板上开方孔,或方框格内施雕刻,或方形圈口内镶木板或石板,均为“方开光”。
【方炕桌】桌面为正方形的炕桌。
【方胜】用斜方联结成的图案,常见于卡子花及铜饰件。
【方托泥】方形或长方形家具足下的木框,常见于有束腰家具。
【方桌】正方形的桌,包括八仙、六仙、四仙等。

【飞角】《长物志》 语,翘头案的翘头。
【分心花】刻在牙条下缘正中的花纹。
【凤穿牡丹】以翔凤及牡丹为题材的图案。
【扶手】设在坐具两侧, 可以扶手及支承肘臂的装置。
【扶手椅】有靠背及扶手的椅子。
【浮雕】表面高起的雕刻花纹。
【浮雕透雕结合】浮雕、透雕并用的雕刻花纹。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