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研习君将陆续为大家解读南京正大将于2019年1月7日举行的拍卖会各大专场中的明清家具实例,这些家具或精工良才,或身世不俗,他们用自身为我们讲述着过往的种种,引人入胜。
今天我们首先解析的是『及木』专场。
及木 / 正大明清古典家具专场 / MING AND QING CLASSICAL FURNITURE SPECIAL FIELD

明清古典家具专场可以说是南京正大的一个特色专场了,每次都会有四五十件的黄花梨紫檀家具与藏家见面,今年同样不例外。
我们先为大家介绍的是这个专场的重器,此专场图录的封面,同时也是以咨询价出现的清乾隆紫檀福庆有余书案。

LOT 1022
清乾隆 紫檀福庆有余书案
SIZE / 157×75×83CM 估价待询
来源:此拍品系王铁成先生旧藏。
著录:《盛世雅集》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1月,第92页。
展览:2008年中国古典家具精品展,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2008年1月9日~2008年2月12日。

2008年中国古典家具精品展现场(左图)紫禁城出版社《盛世雅集》书影(右图)

王铁成,1936年8月生于北京,著名话剧、电影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联副主席、中华环保联合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因其饰演的周恩来总理形象深入人心,被称为一生只演一个角色的演员,其1991年主演电影《周恩来》荣获二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和十五届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
此藏品是著名表演艺术家王铁成先生的旧藏,这也是王铁成先生所有收藏中最为得意的一件。说起当时的收藏经历,王铁成先生现在都记忆犹新。
1980年的腊月廿七,距离春节仅仅三天时间,那是北京城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王铁成看到了有人在大街上售卖一张紫檀木的写字台。

中间为王铁成先生
有人说收藏靠的是缘分,也有人说收藏靠的是眼力,而正巧的是,这个时候的王铁成,缘分和眼力都占据了。他围着这张写字台看了好久,只见周身雕满了夔龙和福庆有余图案,台面打磨得很细,金星金丝密布,散发出绸缎的光泽;所有抽屉上都安了铜拉手,鎏金錾花,熠熠发光。
王铁成知道,自己遇上好东西了。

清乾隆 紫檀福庆有余书案(局部)
因为自古以来,文房里的东西能存留下来的少之又少,老的写字台更是不可多得。最重要的是,这张写字台没有经过任何修整,这在老家具里叫做“源头货”或“源来头”。
好东西自然不会便宜,卖家当时索价1400元,而且一份不能少。在1980年,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这都是一个天文数字。王铁成当时每月的收入是55元,他拍一部上下集的电影片酬也才1000多,无论如何是拿不出这么多钱的。

1991年王铁成在电影《周恩来》中饰演周总理
于是,王铁成先说服卖主,东西先给他留三天,除夕夜之前他要是筹不到钱再把东西转卖给别人。回到家,王铁成可以说是倾其所有,最后还变卖了家里的其他东西才凑够这1400块钱,他连搬运回家的运费都没能余下。
去交钱提货的那天下午,王铁成终身难忘,他自己骑着平板车,带上绳子,顶着寒风,抱了两床自己睡觉用的被子和褥子。到了地方,自己给家具裹上被子,请人帮着抬上车,仔细地捆绑好,依旧顶着寒风,一路乐呵呵地回到家。

陈放在王铁成先生寓所的清乾隆紫檀福庆有余书案
家里早就给这张写字台腾好了地方,卸了车,连夜反复擦拭。王铁成先生回忆:“擦完了围着它左看右看,远看近看,怎么也看不够,兴奋得一宿没睡。”
在王铁成先生的精心养护下,这张写字台就一直跟随者王铁成先生一起生活了38年,几十年的时间相对于它自身的寿命来讲可能微不足道,但正是这一手一手的收藏接力,我们才能看到它的真实容颜。

就像王铁成老先生所言:“我很看重它的实用性,我买一件古典家具,首先是拿来使用的。古典家具还应该是耐久的,不是用几年就坏了,而是可以传世的。”
相信王铁成先生此次的释出,应该会有一个很好的归宿,将这件紫檀的精品佳作永远地传承下去。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下这件王铁成先生旧藏的清乾隆紫檀福庆有余书案——

书案,传统的称谓叫做褡裢式书桌,是由带抽屉的桌面和两个架墩两部分构成,整体可拆分为三块,所以又叫三拿式书桌,这种样式是从明式抽屉桌和架几案衍变发展出来的。
这件书案用两个架墩作支架,上面搭平直的屉箱做桌面。桌面与架墩两面对开,四面都雕满装饰图案,任何一侧都是一个看面,因此它的摆放位置可在书房的正中,具有极好的陈设装饰功能。

案面箱体上下由粽角榫结合,正面设抽屉四具,中间两具稍大,两侧略小,对称和谐。屉面及侧面装嵌的绦环板,均铲地浮雕拐子龙纹,雕琢工整精细,底子匀整规范,一丝不苟,用功颇费。


书案的另一大看点,抽屉屉面安装有錾花的铜拉手,在铜件上面錾刻鱼籽纹锦地,上面用手工錾刻蕉叶纹及凤纹,刻工细致入微,古韵盎然。
拉手之下还安装了铜钮,是为了预防拉手损伤屉面而设计的,考虑周详。桌面与架墩之间,用栽销定位。架墩设相向的单开门,门芯板上及侧板上均铲地浮雕蝠、磬及双鱼图案,周围环绕拐子纹,寓意“福庆有余”。门扇安铜合页及吊牌,锦地之上錾刻拐子纹及螭纹。

此例书案最为难得的是通体精美的雕饰,除台面外所有看面都雕满装饰图案。台面四周满雕十二组双夔龙纹,两个侧墩雕饰八组夔龙、蝠磬双鱼图案,这是乾隆时期宫廷御用器中最为常见的装饰图案。

整体纹饰全部采用铲地起线的典型紫檀工,立体感极强,起地平整如玉雕水平。抽屉拉环及柜门所嵌铜面页的都是浇铸而成,细密的鱼籽纹锦地以专用工具一点一点錾成,为红铜合金且表面镀金,所以光亮如新,永不生锈。

此器选用紫檀木木质坚硬,纹理细密生动,变幻无穷;色调深沉静穆,庄重大方,有一种不怒自威的霸气。且保存品相良好,无灼伤、破损,包浆干净漂亮,属传世清代宫廷紫檀家具中的上品,历经百年沧桑,完美地展示了清代宫廷家具的尊崇不凡。



下面,我们再来看两件同样精彩的紫檀家具——

LOT 1033
清乾隆 紫檀西番莲纹裹足方凳
SIZE / 57.5×58×51.5CM
RMB / 3,200,000~6,000,000
来源:此藏品系香港佳士得2006年春拍1521号拍品。
展览:宫廷家具春节特展,2007年,厦门观复博物馆。


LOT 1034
清乾隆 紫檀如意纹条桌
SIZE / 129×39×84CM
RMB / 4,800,000~8,000,000
来源:此藏品系香港佳士得2006年春拍1523号拍品。
展览:宫廷家具春节特展,2007年,厦门观复博物馆。
参阅:胡德生《故宫博物院藏明清宫廷家具大观 上》版图218-222五例紫檀条桌,2006年,紫禁城出版社。


宫廷家具春节特展,厦门观复博物馆,2007年
中国家具历史悠久,但是古典家具的收藏却是近几十年的事情,相比之下西方人对中国家具的发现、收藏要早很多。不能否认的是,西方人对中国家具的发现,具有浓厚的殖民因素。
清代末期,随着两次鸦片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的家具开始大量流向海外,所以,中国家具的收藏始于西方,虽然这种收藏并不是自觉的,而是掠夺性的。
西方人对中国家具最早的理解或许并不是紫檀、黄花梨,可能性最大的是中国家具所具备的一种“雕塑感”,即把黄花梨紫檀这种硬木雕刻出或硬朗或柔软的视觉效果,这一点与西方的雕塑艺术是相通的。
以上这两件紫檀家具便是绝佳的例证。

2006年,这两件家具均现身佳士得香港春拍,2007年春节期间曾于厦门观复博物馆展出,是回流家具的典型代表。

紫檀方凳,牙板正中垂下一朵西番莲花,腿足与牙板内侧亦装透雕西番莲角牙,方材直腿分别坐落在西番莲花瓣上,为裹足做,富有瑰丽华美的西洋洛可可艺术气息。同时,紫檀条桌用刚硬的紫檀木料生动地表现出丝织物流苏的柔软垂落,这样的造型特征是能让人联想到西方建筑雕塑的宏伟与庄重的,西方人见到这样的中国艺术品,我想,亦作如是观。

据档案记载,乾隆时期,乾隆皇帝曾命能工巧匠选用珍贵上等紫檀木料,借鉴法国路易十五时期的洛可可装饰风格,制作过一批圆明园特有的宫廷家具。而此例方凳再一次显示出了宫廷制作的考究和精细。

此条桌另一看点,即牙板两端雕饰长穗流苏垂落自然,这个既是桌子上的华美装饰,同时也增加了牙板于腿足的咬合面积,使条桌的结构更加牢靠稳固,这是中国家具中将结构与装饰结合的极好例证。
一般来讲,如果桌子不做罗锅枨,不做霸王枨的话,一般会以高束腰的结构出现,此例条桌以叠加托腮的方式衬高束腰部位,同时以流苏垂落的结构增加压合面积,均是合理的力学结构。
我们不难推断,此条桌当为清三代的代表作品,其选料考究,结构合理,古朴典雅,浑然天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国古典家具史上尤为难得的佳品。


以上我们介绍的都是紫檀家具,下面我们该说说黄花梨了。
本次『及木』专场的黄花梨家具有个很大的看点,就是黄花梨的皮壳包浆各不相同,他们有的保留着百年的沧桑,有的则是显现出回流的色泽。原始皮壳,回流皮壳,历来争论不断,各有喜好,保存条件的不同,保存地点的差异以及保养方法的殊异,造就了黄花梨大家族的异彩纷呈。
先来介绍一些老皮壳的黄花梨家具——

LOT 1030
明 黄花梨卷草纹香案
SIZE / 92×56.5×83CM
RMB / 700,000~1,300,000
参阅:陈增弼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编《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院藏珍品图录 第二辑 明式家具》捷艺佳出版公司出版,香港,1994。
从尺寸上看,香案的长为半桌的标准尺寸,而宽读较半桌稍宽,案面攒框独板,板芯宽厚,似是就着这块独板做成的。色黄褐,表面平滑光亮,温润凝泽。面板下可见大漆挂里痕迹,做法讲究。束腰下装沿边起阳线并雕饰卷草纹的壶门牙条,与腿足连为一体。牙板与腿足相交处雕饰如意云纹,模仿包金纹饰,纹理贯通,格外隽秀。

牙条下的四腿间装有罗锅枨固定结构,下落方材马蹄腿收结。此桌用材考究,做工精细,包浆温润,造型大方庄重,纹饰线条简单洗练,色调自然,装饰含蓄而自然洒脱,具有明式家具的典型特征,是家具陈设上乘之品。


LOT 1021
清 黄花梨镶云石龙纹罗汉床
SIZE / 236.5×160×97CM
RMB / 4,000,000~7,900,000
此件罗汉床屏风以黄花梨攒框并镶嵌云石,文风舒朗而意趣风雅。坐面框架边抹镶藤心,面下低束腰,鼓腿膨牙,内翻马蹄足。牙板正面及两侧铲地浮雕螭龙纹及祥云纹,雕工细腻精湛,栩栩如生,彰显了深厚的制作功力和精湛高超的技艺。清代家具,实用美观,两者兼具,本罗汉床正为佳例。大理石纹理变化自然,相得益彰。
大理石板初时镶嵌于木框之内,或称「石画」,最早流行于明朝,深受文士珍重,主要制自云南大理石材。天然石纹隐有山水之意,置于文人书室,或点缀亭台楼阁,皆为合宜。本罗汉床镶大理石,亦属良配,文人聚首,谈天论道、书画挥毫之余,观赏石纹,更添灵感。


LOT 1011
明 黄花梨三弯腿炕桌
SIZE / 122×77×29.5CM
RMB / 1,000,000~1,600,000
参阅:王世襄 《明式家具研究》图版卷 P4,乙4,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此桌通体取材黄花梨木制,整体光素无纹饰,桌面格角榫攒边平镶数板,下设穿带支承,出明榫。沿下束腰打洼,牙条锼出壸门轮廓,抑扬有致,以抱肩榫与三弯腿结合,弧线圆转自如,亦见神采。三弯腿是炕桌中的一种式样,即腿足先向外、次转内、至足底再向外翻,此即一例。
此桌造型古朴,而用材厚重,较通常所见炕桌尺寸略大,以材质的天然纹理和光素之感取胜,在明代炕桌中不失为一件佳作。


LOT 1038
清 黄花梨圆角柜(成对)
SIZE / 80×43×129.5CM
RMB / 580,000~1,100,000
参阅: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图版卷丁23,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
圆角柜又被称为“大小头”和“A字柜”等,是中国传统家具最精巧优美的设计之一。四足自喷面的柜帽下展出幅度些微的侧脚,这种下舒上敛的设计赋予此柜集精致优雅亦兼具平衡稳固的优点于一身。
此对圆角柜充份展现明式家具的简练沉穆。柜顶落堂踩鼓,以格角榫攒边打槽镶面心板,抹头可见明榫,下有穿带支承。柜门边上下两端伸出门轴,纳入柜身框上下的臼窝,以为轴门旋转开启,令柜身无需加附铜活合页,整体线条利落清爽,一气呵成。
柜门版芯及两侧柜帮均为独板,柜门背面各安两根穿带出梢装入门框。柜门及闩杆上安装长方形铜面页、吊牌与钮头的用途是为上锁、开启柜门及垫护木门框不被拉手损坏。而铜活安位得宜,又让它们点缀了全身光素的柜子成为装饰。


LOT 1018
清 黄花梨玫瑰椅(成对)
SIZE / 52×43×86.5CM
RMB / 1,300,000~1,900,000
玫瑰椅,为北方的称谓,南方称「文椅」,其靠背偏低,不高于窗台和桌沿,以融于文人厅堂的景致之中。
此对玫瑰椅选黄花梨为材,搭脑、扶手一律圆材,搭脑两端挖烟袋锅榫连接后腿上截,后退穿过椅盘成为腿足一木连做。扶手后端飘肩出榫入后退上截,椅背与扶手侧面上端开壸门牙子,施以铲地浮雕夔龙纹,牙子下脚落于距椅盘约二寸的横枨上,下端装双矮老。
椅盘攒边打槽,藤心硬屉面,座面下装壸门式券口牙子,雕饰卷草纹,劵口牙边缘起阳线,两侧面安光素券口牙子。底端出榫纳入踏脚枨。椅腿下横枨做成步步高升枨式,下装素面牙子。
此对椅体造型质朴挺拔,制作工艺精细,保存完好,非常难得。


LOT 1015
明 黄花梨如意云纹翘头案
SIZE / 178×44×91CM
RMB / 1,300,000~2,400,000
此件翘头大案用材豪放,属宽长大器,案面攒框黄花梨独板,颇为厚重,两端嵌入造型优美的翘头,灵动飞扬。牙条与牙头一木连造,用材宽厚,铲地浮雕如意云纹,以双榫纳入案面底端,方材腿足边沿起灯草线,至足交汇呈如意云头。前后腿之间以直枨相连,上部分绦环板,内有圆形开光,下部分为方形圈口,整体恢弘大气。
翘头案具有稳重端庄的特点,是一种极其风雅的家俱,常被文雅之士用作书牍文案和摆设装饰,充分展现出雅而尚礼、文不失秀的审美境界。



LOT 1012
明 黄花梨镶瘿木面半桌
SIZE / 95×55×83.5CM
RMB / 580,000~1,000,000
半桌又名接桌,其形恰为八仙桌之一半,遇客多时接于八仙桌一侧以延展桌面面积。现例为旧器,数百年岁月积累了一身老皮壳,正所谓道法自然,皮壳正是整件木器的自然法理;其包浆莹润醇厚,触若及肌,面沿棱角尤为温婉。
此半桌桌面攒框镶嵌瘿木面板,边抹可见明榫,冰盘沿下接束腰,作抱肩榫,四足内翻马蹄直落,稳健大气。桌面底部有披麻挂灰残损痕迹,亦见其造法之讲究。四足间施罗锅枨,牙板与罗锅枨之间装有矮老,均是用以加固腿足间的结构,其位置靠上,又因束腰较窄,使此桌视觉重心向上,整器顿显挺拔秀丽之姿。半桌保留原始皮壳,品相完好,为传世之稀品。

怎么样,即使是老皮壳的黄花梨家具,也是各有各的黄法。另外一点研习君要表达的是,这些老家具的风采,通过照片只可辨其型,它们真正的精彩和绝妙处,不见实物,不能表达万分之一。所以,预展是一定不能错过的。
接下来,再为大家介绍几件回流的黄花梨家具——

LOT 1019
清 黄花梨素工圈椅 (成对)
清 黄花梨四面平带抽屉条桌
SIZE / 68.5×54×91CM / 83.5×36×81CM
RMB / 2,100,000~3,800,000
此圈椅黄花梨制,扶手以楔钉榫五接,两端出头回转收尾。后腿上截出榫纳入圈形弯弧扶手,下穿过椅盘成为腿足,鹅脖与前腿足亦构造相同。扶手左右支以三弯形上细下大的圆材联帮棍。椅盘四框内缘踩边打眼造藤编席面,下有硬屉面,边抹素混面至底压线。座面下安壸门式券口牙子,前部浮雕卷草纹,两侧光素,沿边皆起灯草线。腿间施步步高赶枨,脚踏下安素牙条。此对圈椅,其三弯靠背板皆是独板,且纹理对称,流光溢彩。圈椅,是中国最为传统、最为流行的明式家具式样,置放十分灵活,可陈列书房、客厅,能与现代家居环境融洽得宜。

平头案选用黄花梨制就,造型简洁大方。案面为四面平式,攒框镶双拼面板,打磨光滑。四腿位于桌角,与霸王枨相交,方材直腿,内翻马蹄足。整器比例匀称,尺度精巧,繁简相宜,稳重不失秀逸。其独特之处在案面下平装了两具抽屉,素工。此类制式发展于明,较为罕见,属于明代比较简约素雅的家具形制之一。


LOT 1016
清 黄花梨螭龙纹大翘头案
SIZE / 281×53×94CM
RMB / 1,800,000~6,500,000
翘头案尺寸硕大,边缘简素,一任平直,木纹生动瑰丽的案面下装四根穿带支承,抹头见明榫,两头装大翘头,圆弧翘头嵌入案面两端翼然翘起,弯若鹰喙,充满力量。冰盘沿上舒下敛至底压边线,牙板宽厚,上面浮雕螭龙纹饰,龙身弯转,其尾卷曲,造型清新雅致,繁复缭乱,目不暇接。牙板中间为螭龙捧寿,方材腿足直落,落地时微向外撇,亦雕饰螭龙纹,造型活泼生动,栩栩如生。腿足之间镶入挡板,透雕螭龙出海纹饰,气势磅礴。
此案用料厚重,气势宏伟。雕饰精彩,起线干净利落,玲珑剔透,双面有工,雕工精美,刀法圆润,疏朗轻盈,布局完美,堪为明式家具之典范。

LOT1017
清 黄花梨壸门牙板三围罗汉床
SIZE / 196×95×66.5CM
RMB / 2,000,000~6,800,000
此罗汉床三围屏、软席面、简素束腰、壸门牙板以及大挖内翻卷球足皆体现了明式家具之风格。围板、大边、牙板以及四腿选材色泽统一,纹理优美。床面软屉,坐卧舒适,底有穿带支承。冰盘沿边抹,牙板雕饰壸门状,边起阳线顺延至腿足,牙腿以抱肩榫相交,腿足渐收,过渡微妙而优美,收内翻卷球足,底踩圆球。整器纹美质坚,美丽优雅,色泽怡人,令人在视觉上得到满足和享受,有隽永之趣。
此床的尺寸较小,文气十足,大到整体各部比例关系,小到足部的细微变化处理,可谓恰到好处,拿捏精准。


LOT 1009
清 黄花梨三联闷户橱
SIZE / 164×50×89.5CM
RMB / 420,000~880,000
参阅:《明式家具研究》王世襄,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文字卷戊12、戊13,第88页。
此三联闷户橱以黄花梨为材,色韵古拙。橱面攒框嵌双拼面板,两端翘头,方材腿足,腿足上部与橱面之间夹饰素工挂牙,腿足间横枨以格肩榫纳入腿足形成上下两个空间,上装三具抽屉,屉面以浅浮雕琢出简洁的壶门装饰,铜饰件采用圆形面叶,上推钮头及如意形拉手,制作亦是颇为精致。下打槽装入二块以格肩榫矮老分隔的芯板。底枨下牙条装饰简洁利落。整件闷户橱美观大方,虽无繁饰,却以周正的造型,严谨的线条,适度的比例,简练的轮廓取胜,清秀隽永。
闷户橱是一种具备承置物品和储藏物品双重功能的家具。乃是明末至清初北京大户人家流行的家具款式,除了可陈设文玩,亦可作供桌使用。

看完大件的家具不过瘾的话,最后再贴几件小件的文房器。

LOT1001
清 黄花梨铜包角文房盒
SIZE / 31×15×9CM
RMB / 38,000~60,000
由于文房盒是最能体现文人身份的一件器具,因此它的制作与设计相比其它明式家具,更受文人设计思想的影响,常精巧素雅,极富文人气韵。
此例文房盒黄花梨木制,呈长方体,形虽小,但无简化之处,边缘为防止磨损,依旧包以铜片保护,可见古人并未因此盒形小,而忽视其实用性,反而做得愈加精致。其棱角温婉,纹理清晰细腻,色泽古雅隽永,尤其箱顶木料经过匠师的巧妙安排,于纹理的对称中别具意味,蕴藏了中国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古人凡作此雅件器物,越于细节之处就越可品味其匠心工巧,而其显露的文人精神,更使得此箱蕴藏一段岁月情怀。



LOT1002
清 黄花梨三撞提梁盒
SIZE:33×18×23CM
RMB:69,000~120,000
提盒为北京匠师习惯使用的一个名称。泛指分层而有体量的长方形盒。宋代已流行,至明清两代,其尺寸变小,材质也逐渐选取较为贵重的黄花梨亦或紫檀为材。
此例提盒,选黄花梨木为材,设计精巧,制作精良。以长方框制成底座。盒身共分四层三撞,由三套盒、一暗格、一盖扣合而成,层层相叠。提梁为整木雕制,两侧装饰站牙云板,构建相交处均镶嵌铜叶加固,并有铜销子锁定盒身,制式古雅。其它部分无多余装饰,将黄花梨的美丽纹理展现无遗。此盒整体造型简洁明快,黄花梨木纹清晰,打磨精细,材美工良,保存完好,兼具实用与鉴赏之价值,值得珍藏。


LOT 1023
清乾隆 紫檀三镶白玉如意
SIZE / L:45CM
RMB / 650,000~1,300,000
参阅 /《故宫如意选萃》国立故宫博物院,1974年,图版18
来源 / 此拍品系王铁成先生旧藏
三镶白玉,具有浓郁的宫廷气息,是清代典型的如意造型。三镶如意是乾隆时创造的一种新形制。在以紫檀为主的竹木如意的首、身、尾三处留出位置镶入玉饰件,其中镶嵌古玉的特别为高宗所喜爱,称许为“汉玉香檀接柄长”、“得一含三趣可详”。
此件如意以沉黯华美的紫檀器身衬托着首、腹、尾部的三镶玉饰,富丽华贵。紫檀木柄上雕饰蝠云纹,包浆莹润而有光泽,由上而下分别嵌有三块白玉,均以高浮雕及透雕技艺雕刻卷草花卉纹饰,玉质洁白,细致盈亮。此件紫檀三镶白玉如意,选料精致,制作奢华,雕琢、纹饰、题材,无不恭敬吉祥,其制作工艺细腻精致,穷尽极巧,乃清代如玉之精品之作。



LOT 1024
清乾隆 紫檀雕松竹梅三友笔筒
SIZE / 14×13×14CM
RMB / 360,000~800,000
来源:此拍品系王铁成先生旧藏
此例笔筒紫檀木所制,施以高浮雕及圆雕技法,立体感强,质地光泽油润。于筒壁刻出松、竹、梅岁寒三友图,并远山近水亭台楼阁合于一处,松、竹、梅穿枝过梗,散落其间。枝梗花叶疏密有致,起伏得当。竹叶丛生;梅枝虬逸;劲松挺立,生机盎然。笔筒刀法老练明快,刻工粗豪与细致兼备,层次清晰,布局合理,富有立体感。取三友题材,寓意清雅高洁,为文房佳器。
值得注意的是,其所雕松、竹、梅的特点、技法与现存故宫三友轩内器物之松、竹、梅雕刻纹样高度相似,具是松针如轮,竹叶中凹,梅瓣内凹,圆点花蕊。且底部刻有“乾隆年制”四字鎏金官款,是目前见到的木制笔筒刻款的唯的一个。笔筒内壁又见大漆挂里的痕迹,此种做法极为少见,也极其讲究,路份等级极高。综合判断,此笔筒疑为故宫宁寿宫乾隆花园三友轩内之物,造办处所制。

故宫乾隆花园三友轩紫檀透雕圆光罩

故宫乾隆花园三友轩紫檀透雕圆光罩


LOT1003
清中期 紫檀插屏
SIZE:23×61×23.5CM
RMB:280,000~500,000
插屏形制规整厚重,由紫檀木制成,用料厚实,但不施以繁琐的雕工,而之作简单的阳线为装饰,只在披水牙子及站牙处饰以简单的回纹,站牙为宝瓶式,颇为独特。
在清代,为了适应室内装潢的需要,在宫廷和上层阶层的居室内,广泛地应用插屏与挂屏等家具,但其实用性已基本退化,成为室内陈设的一部分,主要起的是美化环境的目的,故往往不吝成本,极尽精工之能事,而其设计与制作又与不同的场所与位置紧密相联,体现了一个时代的风尚。
此插屏体量较大,器体方正庄重,选料考究,典雅大方的审美趣味于不经意间流露,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佳作。

就先帖这么多了,关于『及木』专场的更多黄花梨家具,请持续关注研习君的推送哦。提前剧透:这个专场里面还有一件劲爆的家具,我们改日揭晓!

南京正大2018秋季拍卖会
拍卖 / AUCTION
2019/01/07/14:00
南京状元楼大酒店(秦淮区状元境9号)
NANJING ZHUANGYUAN HOTEI
预展 / PREVIEW
2018/12/30~2019/01/07
江苏雅然文化艺术中心(秦淮区江宁路1号4F)
JIANGSU YANRAN CULTURE AND ART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