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庆幸时隔百年之后,我们依旧能通过当时最先进的照相技术和印刷技术幸运地欣赏这些美丽的家具的时候,在为我们祖先的精湛技艺赞叹之余,一种莫名的悲凉同时凝结在心头......
中国古典家具虽缘起于东方,而率先将其作为学科来进行研究的却是西方人。古斯塔夫· 艾克先生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出版于1944年,应当说是第一本介绍中国硬木家具的专著。

但是在此前20年,还有另外两本介绍中国家具的图册,同样在西方人的中国家具视野中留下了深刻影响。
法国奥迪朗·罗奇(Odilon Roche)的《LES MEUBLES DE LA CHINE,1922》(《中国家具》)和莫里斯·杜邦(Maurice Dupont)的续篇《LES MEUBLES DE LA CHINE,1926》(《中国家具》),两者各收录了法、德等国收藏家约五十件明清家具藏品。

无一例外,这两本书均是艾克先生《图考》一书的参考书目。
Ⅰ
1922年法国巴黎出版的《LES MEUBLES DE LA CHINE》一书是由法国学者奥迪朗·罗奇(Odilon Roche)编辑出版,是第一部以册页形式面世的中国明清家具的图册。


收录的中国明清两代漆器、宫廷家具58款家具件件堪称经典,全部选自当年八国联军从北京故宫等地劫走的中国明清家具珍品。
包括:
各种箱柜21件(含两件小衣箱):其中明代10件,清早期11件(包括康熙年制2件、乾隆年制3件);
桌案16件:其中明代6件,清早期10件(包括康熙年制5件);
罗汉床2件:均为清早期制品,其中康熙年制1件;
椅子11件(含一件宝座):其中明代2件,清康熙年制6件,雍正年制1件,乾隆年制2件;
鼓墩凳3件:均为清早期康熙年制;
灯台1件:清早期康熙年制;
花几2件:明代1件,清乾隆年制1件;
大屏风隔断2套:其中明代1套,清康熙年制造1套。








































目前这些家具除已知部分散落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大部分已经销声匿迹,不知去向。
Ⅱ
在奥迪朗·罗奇(Odilon Roche)的书出版四年之后,也就是1926年,该丛书的第2部莫里斯·杜邦(Maurice Dupont)的续篇《LES MEUBLES DE LA CHINE,1926》在法国巴黎出版发行,内收精美黑白图片54幅,刊印中国的明清两代漆家具54件(套),由巴黎LIBRAIRIE DES ARTS DECORATIFS公司出版的摄制。


书内配有8页图录说明,简介了每件藏品的名称、制作年代、主要尺寸及收藏出处,刊品来自德国、英国、奥大利、比利时等国的收藏。

书中家具明细如下:
各种箱柜13件:其中明代7件,明代或清早期2件,清康熙年制4件;
桌案15件:其中明代7件,清康熙年制3件,清乾隆年制5件;
椅子9件(含宝座4件):其中明代2件,明代或清早期4件,清乾隆年制3件;
方凳1件:明代制作;
鼓墩凳1件:明代制作;
宝座屏风3件:其中明代2件,清乾隆年制1件;
座屏风1件:明代制作;
架子床5件:均为18世纪制品;
大屏风隔断5套:其中明代1套,清康熙年制2套,清乾隆年制2套。












这本1926年的书中,被劫略的家具路份级别很高,时至今日,这批珍宝中的很多我们已不知去向,但留下来的肯定也是被束之高阁,散落四处。
即便出版介绍也都极受限制,对中国学者而言不要说去亲眼目睹原物,就是能接触到有关印刷品的机会也是非常有限的。
Ⅲ
1922年的《LES MEUBLES DE LA CHINE,1922》(《中国家具》)一书中有着这样的陈述:
艺术领域的最新发现则要数中国古代家具。当然,精美的漆制屏风在欧洲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物品,但其来历一直不为人知,人们只是将它戏称为“科托曼特拉克屏风”。
近几十年来,收藏家才开始对中国古代家具产生兴趣,在不断地收集工艺高超的样本之后,他们第一次给这些样本做了图样归纳整理。
由此看来,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家具已经传到了欧洲,但人们却不知道他们来自中国。上世纪二十年代,西方才开始对中国家具有所了解和产生兴趣。
西方人很惊叹中国家具的结实,虽然他们当时还不是太了解中国的榫卯结构,他们感叹他们自己的家具设计没有中国的家具结实:
中国的家具在三维空间中,用同样的力量突显得着它们的立体和结实。人们会特别留意到桌子和柜子。桌子通常由一个长方形面板和支撑面板的四个截面为方形的矩形桌腿组成,桌腿上部有一圈束腰,看上去是一个稳固的支架;柜子通常是由两个带门轴的门直接组装而成,这种家具的变化倒不多。
柜门里面大多是空的,有时也被隔板分成几个部分。两扇门关闭时通常并不直接接触,而是中间被一个立柱分开。有些柜子的下面有一个大闷仓,还有些在第一层抽屉的下面再设一层抽屉,它的宽度和深度取决于柜子的整体高度,并计设得恰到好处。它的锁同样是由两片面页组成。
在我们中世纪的家具设计中,找不到比中国古典家具更坚固结实的了。
这两本书堪称世界上最早介绍有关中国家具的专辑,虽然遭遇是不幸的,但我们有幸通过手机屏幕还能看到百余年前的芳华,有朝一日它们的某件如果出现拍场或者回流祖国,那应当是最完美的结局。
- END -
往期回顾
中国人待客最高礼仪——拉你上床 | 家具篇
玩古典家具收藏的六个阶段和四个认知误区 | 鉴藏
史上最“不正经”的文物

声明:公众号文章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搜集,由于网络素材来源不明,除公众号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