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西
山西是我国最早制造并使用家具的地区之一,凝聚三晋文化的晋作家具就诞生在这块黄土地上,经继承、演变、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以佛教为主的宗教信仰以及浓郁的晋商文化,是山西传统民间家具形成的主要原因。

▲龙神驾
不论是城里还是乡下,不论是官修还是民建,各种寺庙宫观和供奉各种神灵的庙宇祠堂建筑,遍地开花。
因历来多有帝王推崇和百姓的虔诚布施,这些精美古建遗址被不断修缮和保护。

在强大的民间宗教信仰和精神崇拜下,使得庙宇宗祠里的家具长期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基本不受外力的干扰和破坏,除自然老化外,放置多长时间都不成影响。

▲双面三弯腿供桌

▲乔家大院
中国古人的习惯是致富后要置地建宅,造好房子必定要制作家具。雄厚的经济实力,无疑促进了木工技术和家具制作行业的发展。

因为在山西人眼中,房子和家具是要世代相传的,只要经济条件允许,他们一定会请能工巧匠来为自己制作家具。也因此,山西遗留下了许多明清古家具。
▲乔家大院内家具陈设
晋作家具的料是山西本土的,手艺却是全天下的。不管是京作、苏作还是广作家具的优秀匠人,都参与设计、制作晋商家宅陈设。
晋商大院作为山西数量众多的地上建筑文物,反映出了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它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高度在山西历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

山西也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因素和历史人文因素,古旧民间家具保存较好,存世量巨大,家具历史传承完好,这使得山西成为民间家具的艺术宝藏。

— 2 —
晋作工艺
在中国古典艺术门类中,家具无疑是集实用和艺术为一体的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述及家具,晋作家具形象万千,或易传承,典雅安逸,兼备两全,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风格被众多专家和学者称道。

山西式样的家具,行话曰“晋作”。它成派于清,体量朋硕、沉穆劲挺、框厚板实、大边坚梆为之特色。

“晋作”是山西境内发展起来的以就地取材,由本地木匠进行制作的,供广大平民、官宦家庭等社会中下层使用的,充满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为特征的家具流派。


不同于京作家具的贵气,但同时豪迈大气;不同于苏作家具的秀气,但也精雕细琢,整体造型古朴厚重,雕刻自然。

从当今留存下来的明清家具来看,苏作、京作、广作家具多是硬木家具(如黄花梨、紫檀、红木家具),而晋作大多为柴木家具,极少数为硬木家具。

▲清·榆木六棱香几
晋作家具的用料俗有:
一榆二槐三核桃,柳木家具常用料。
榆槐木质坚硬,经久耐用,多用于桌椅板凳的打造,但由于质坚费工,清朝以后此料即少为家具之选材。于是晋作家具中的上品多以核桃木为之。

▲清早期 核桃木滚脚凳
在过去,晋作家具一般由工匠上门制作,不惜工时,求佳求精,因而出现了“家具不出门”的现象。
晋作家具由于材质稍逊,限制了雕镂工艺的进步,于是便在漆工上做起了文章。

— 3 —
晋作家具
晋作家具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山西独特的地域文化完美结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又因其主要以家庭传承的方式为主,故而逐渐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传统技艺。

▲清早期 黑漆花卉纹圈椅
大漆家具又称素漆家具,即以一色漆油饰的家具。常见的有黑、红、紫、黄、褐等颜色。以黑漆、朱红漆、紫漆为最多见。
纯黑色的漆器是漆工艺中最基本的做法,其他颜色的漆皆是经过调配加工而成的。由于单色漆器不加任何装饰纹样,故完全以造型和色泽取胜。

▲清早期 黑漆彩绘立柜

▲圆腿带托泥翘头案
二段式雕饰是指在独板的上下两部分分别雕饰图案,中间一般不隔开,上部以浮雕或透雕一组简洁图案,在独板的下部透雕一亮脚。满背式雕饰形式。

— 4 —
呼吁抢救
晋作家具既具有中国传统家具的普遍特点,在装饰和造型上又具有其独特之处,是我国家具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 5 —
唐人居
一如既往,最后研习君给大家推荐的是上世纪80年代末创办的晋式风格古典家具企业——唐人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