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明清家具研习社迄今为止,没见有任何文章专门论述一下鸂鶒木家具,学者们对鸂鶒木家具常常一笔带过,不做追究。在明清家具的研究中,鸂鶒木家具长时间补置于空白地带,研究者绕道而行,收藏者则盲目追求。鸂鶒木家具极富传奇色彩,许多人弄不清其内涵,以讹传讹的现象时有发生。收藏者把道听途说的知识饶有兴趣地传播,使鉴别、欣赏鸂鶒木家具完全成为个人感受,而这种感受又因人而异,无法上升到理论,久而久之,使鸂鶒木家具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 1 —“鸂鶒”首先这两个字的读音是[xī chì],鸂鶒是一种水鸟,俗称紫鸳鸯。而鸂鶒木的木纹极像这种鸟的羽毛,所以就用这种鸟的名字命名了。▲鸂鶒鸟 鸂鶒纹在明清两代是很出名的纹理,士大夫官服上大补丁图案较为常见。▲刺绣文官七品鸂鶒纹补子鸂鶒鸟是很受中国文人喜欢的鸟类,宋徽宗就有《御河鸂鶒图》之作;后来的《杏林鸂鶒图》、《寒塘鸂鶒图》也很有名气。▲宋徽宗 御河鸂鶒图 绢本手卷 鸂鶒木,又名鸡翅木,是一种纹理美观的珍贵硬木,多产于东南亚地区,清代初期因受南方战乱和海禁、迁界的影响而供应紧缺,至清代前期局势平定,海禁、迁界解除之后,开始批量输入内地,用以制作高档家具。▲鸂鶒木太师椅鸂鶒木其实还有很多名字,如“鸡翅木”,“杞梓木”, 广东一带称“海南文木”,又有“红豆木”和“相思木”的别名。不知道鸡翅木是鸂鶒木的音译,还是鸂鶒木是鸡翅木的雅解,恐怕已经不好溯源了。▲鸂鶒木纹“多名一物”的现象在我国很普遍,因为中国地域很大,方言不同,在信息交流不畅的年代很可能以讹传讹,越传越混乱。鸂鶒木这种木头极为珍贵,树材非常小,无法做大型成套的家具,所以一般只用来做装饰,嵌在家具中,以展现家具的华贵。▲黄花梨边座雕鸂鶒木染牙山水楼阁宝座屏风 故宫藏据称鸂鶒木在清中期基本绝迹,现在人们能找到很多纹理有点类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