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十年以前,去逛古玩市场的时候,你会发现只要是从事木器买卖生意的人手中,几乎每人都备着一本《木鉴》,他们时不时地翻看,向别人介绍、比对,互相探讨着经验。这本名叫《木鉴》的书十年来多次脱销加印,发行量已逾四十万册,可以说是一本被奉为圭臬的殿堂级经典书籍了,影响了一代红木爱好者和从业人员。今天,我们主人公就是这位《木鉴》的作者——周默。▲南京正大拍卖董事长龚雅闻先生(左)和梓庆山房主人周默先生(右)▲周默先生部分著作书影近来的高出镜率好像让人们产生了一种错觉,周默先生是个高产型的学者,他在短短两年之内就有三本巨著出版面世。但是当我们翻看著作时会发现,庞大的构架、详细的梳理、理性的剖析以及时间跨度广泛的摄影作品都说明每一本书稿绝不可能成于一时一地。然而事实是,周默先生在新书出版之前十余年时间一直消失于公众视野,他以种种理由拒绝电视台、杂志、报纸的记者采访,在研讨会、评比会、座谈会、开幕式等大小活动场合也极少露面。他自己讲:“言不由衷、口是心非不是我所擅长的……我怕伤了眼睛、耳朵和良心,在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年代,保持自己的独立个性,是我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生活方式与态度。”01▲周默先生《黄花黎》是一部关于黄花黎的历史、文化、鉴赏方面的著作,也是黄花黎这种木材在国内的第一本研究专著。内容涉及黄花黎的生长、分布、基本特征、采伐与运输、灭绝与利用等诸多问题,还有很多关于黄花黎与明式家具的审美思考,将中国传统家具与其背后的文化历史成因结合起来,为研究黄花黎以及中国传统家具提供了更多的思路。不论在什么场合,周默先生总是喜欢用“黄花黎”而不用“黄花梨”,在《木鉴》中就是这样,在《黄花黎》中仍然也是这样,典雅清晰的书名就表明了周默先生对“黄花黎”的偏好,他解释道——一是“花黎”一词在史籍中多有出现,如《诸蕃志》、《海槎余录》、《黎岐纪闻》及海南、广东的地方志中就多有记载;二是花黎木为中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