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习社
选择城市
价格: —— 查询 仅显示有货
江苏雅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一褒一贬,一抑一扬,只是为了无限接近心中的美好。——虫儿先生按最近,《延禧攻略》火了。网上搜索看了一下,论调几乎一边倒,女主怼天怼地的人设一改往日宫斗剧的揪心和牙咬切齿,深得广大民心。不过,我们今天不是带大家看剧,而是看家具。这几天所有的微信公号都炸开了锅,全在推送关于《延禧攻略》的宫廷生活、服饰、日用器物、场景陈设,从宫女到太后,能扒的全部扒了一遍。《延禧攻略》开播一周后,网上流传着一组关于场景的布置图,应是从剧组方流出的,从宣传的口气看,制作方很是满意,实物搭建,还原乾隆宫廷生活。但是,对于宫廷家具的陈设,只能说剧组被供应方给坑了,而且坑的很惨。再红的网剧,也会有一个不懂家具的道具组。即使是这样,我们仍能看到剧组在家具陈设上的用心,尽量还原宫廷的生活环境,但是在家具选择上,心有余,力不足。这或许是当下国人审美的一个通病。虫二先生的表态结束,不喜勿喷,下面《延禧攻略》的家具研习开始。— 1 —上图中的家具名曰“美人榻”,也叫“贵妃榻”,器型还算标准,只是这种家具出现流行的时间比较晚,清晚到民国时期的存量很多,至于乾隆朝怎么会出现贵妃榻,我想剧组的人恐怕也不知道。呐呐呐,又是这张贵妃榻……这张剧照的右下方有一个造型很别致的小几,上面陈设了紫砂壶和茶杯。这种造型的家具其实在清代是很常见的,它还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叫根结形家具。这类家具,一般取材于树木的根部,在大自然中盘根错节地生长后,被人类有选择性地采用,加工打磨进行随型随性的创作,是人工与自然的巧妙结合。— 2 —堂屋正中一把宝座,两边分别排列五把太师椅及四个茶几,每把太师椅均配有脚凳。可以说,这一堂是很走心的一组陈设。现代人应该都不了解,清代时人们坐在椅子上都是配有脚踏的——明清时期家具座椅的桌面高度大概都在48~53cm之间,而我们现在国标规定的家具类座椅高度应该在40~44cm之间。8~9cm的坐高误差,究竟是古人不懂...
  • 今日七夕,没有牛郎,也没有织女,只有“耕织”。“男耕女织是辛苦而甜美的事情男耕女织是小农文化的理想图景中华以农事开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以农业发展为主脉的文化演进历代封建帝王无不以农桑为天下之本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的最高统治者对于这种推动国家GDP的经济方式一直都是大力推崇的”——研习君“耕织图”原为民间耕作题材,后作为宫廷画的一个特定题材始于南宋。南宋绍兴年间于潜县令楼璹绘制的《耕织图》呈献给宋高宗,深得高宗赞赏并获得吴皇后题词,一时间朝野传诵。▲《耕织图》上, 南宋画家楼璹所作 尔后,历朝历代的帝王以皇室的名义摹绘或修订《耕织图》成为惯例,以示重视农桑。 清宫《耕织图》的创制始于康熙时期。1689年康熙南巡,得楼璹《耕织图》谓:古人有言,衣帛当思织女之寒,食粟当念农夫之苦,朕惓惓于此至深且切也。爰绘耕织图各二十三幅,朕于每幅制诗一章,以吟詠其勤苦,而书之于图。自始事迄终事,农人胼手胝足之劳,蚕女茧丝机杼之瘁,咸备其情状。复命镂版流传。康煕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帝即命焦秉贞据楼璹所作,另绘耕图、织图各23幅为《御制耕织全图》,并附康熙本人的七言绝句及序文,以颂扬君王圣明和天下太平。▲《御制耕织图》该图刊行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首开清代皇帝亲颁《耕织图》之先河。(后又出现了很多不同版本)▲清康熙三十五年内府刊本(美国国会图书馆藏) 由于康熙帝的倡导,以后雍正、乾隆、嘉庆、光绪几代帝王以皇室名义摹绘或修订《耕织图》成为惯例,以示不忘“衣食之道必始于耕织”。 雍正登基以后以康熙年间刻版印制的《耕织图》为蓝本,由清宫廷画师精心绘制了《雍正耕织图》。▲清雍正时期陈枚绘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共有图46幅,其中耕图织图各23幅,每幅画均有胤禛亲笔题写的五言律诗并钤“雍亲王宝”和“破尘居士”二印。▲《雍正耕织图》 这一...
  • 两只美丽的凤头脉脉含情是为“鸾凤和鸣”,寓意夫妻恩爱七月初七,是为七夕,中国的情人节。近几年,七夕节的火爆不管是不是出于商家的炒作行为,根植于人们心中对于“爱”的诉求终究像火山一样爆发。人类,需要这样的节日。古典家具界从来没有缺少过浪漫,家具中龙凤纹饰的大量出现就是最好的例证,它是祖先镌刻在器物上的生活理想。古典家具界的夫妻档不在少数,这些神仙眷侣们因为典雅隽永的家具走到一起,他们的爱情故事,连同他们的收藏或是研究成果一起,被后来者津津乐道……今天,研习君就带大家看看家具界那些“夫妻档”之间的精彩人生与故事。· 1 · 陈梦家&赵萝蕤 ▲陈梦家夫妇在住宅的合影。背景书法为陈梦家所藏米芾书法真迹。陈梦家,1911年出生于浙江上虞一个牧师家庭。1927年高中尚未毕业即考入了中央大学法律系,不到20岁的陈梦家在当时就成为了新月派的一员主将,并且在诗歌名气上几乎与老师不相上下。1932年底,21岁的陈梦家来到北平,经人介绍在燕京大学听课。1934年,他正式考入燕京大学研究院古文字学,此时的陈梦家一副俊美、儒雅的书生模样。在燕京大学求学这段期间,遇到了后来的人生伴侣赵萝蕤。赵萝蕤出生于浙江德清新市古镇,父亲赵紫宸是燕京大学宗教学院院长。聪颖灵慧的赵萝蕤16岁时就考入燕京大学中文系,因从小接受美式教育,读到大二转学英国文学。赵萝蕤20岁毕业考入清华外国文学研究院,25岁便出版了译作《荒原》,一举成名,评论家称:艾略特这首长诗是近代诗的‘荒原’上的灵芝,而赵女士的这册译本则是我国翻译界‘荒原’上的奇葩。史学大家钱穆回忆,赵萝蕤周围“追逐有人,而独赏梦家长衫落拓,有中国文学家气味。”▲左:陈梦家;右:赵萝蕤1936年1月,陈梦家和赵萝蕤在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的办公室举行了婚礼。“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艳羡无数。这对才子佳人的结合,成为当时的美谈...
  • 由于各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生活居住条件不同,造就了中国古典家具独特的地域性文化传统。古典家具代表除了代表性的京作、苏作、广作家具之外,还有独具特色地域文化的晋作、徽作、鲁作、川作等家具。今天研习君说的是山东地区的“鲁作”,鲁作家具作为明式家具的一个分支,由于深受重农抑商文化传统的影响,发展一直比较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1 —民俗文化明清家具以苏作、京作著称于世,不知有鲁。探究其原因,主要为整个山东家具各个地区的做法不一致,不系统、不规范,特点不算太突出,以至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中若是存在精品,数十年来也大量外流,混迹于其他地区家具之中,见者也不知是出于山东,被误认为其他地区作品。由于鲁作家具所处于的文化环境,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化,而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融合。两种古老文化存在差异,相对来说,齐文化讲求革新,鲁文化尊重传统。两种文化有机地融合,造就了齐鲁人海纳百川的品性。山东民俗文化由古至今,因移民、交通、外出谋职等原因,不断发生地域之间的交流,表现于民俗演变,形成了吸收与开放兼有的态势。元、明、清三代繁盛一时的京杭大运河沿岸的码头城镇,如山东地段的德州、临清、聊城、济宁等,受南北漕运影响,风俗与山东其它地区多有不同。因移民而带来的民俗文化对山东民俗产生了深刻影响。▲清中期榆木南官帽椅明初推行”移民宽乡”的民垦政策,从明洪武二年到永乐年间大批移民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至山东。鲁作家具因此受到晋作影响,在正面处理上与晋作家具大同小异,只是往往在背面底部等观察不到的地方处理得明显草率。▲清中期榆木南官帽椅(局部)同时,齐地位置处于苏晋之间,使得鲁作家具又兼具苏晋之风,尽显中庸之道,融各家之所长,形成了“形制上高古淳朴,工艺上严谨扎实”的美学特色。— 2 —取材制宜鲁作家具在选料上,并不侧重于使用高档木材,所用多是山东本地生长的硬质中等木材,如榆木、槐木、柏木、楸木等,因为其取材制宜,...
Copyright ©2018 - 2019 江苏雅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