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梨的纹理行云流水,空灵飘逸,与中国水墨彩墨异曲同工;其木性不温不燥,不寡不喧,而且香气暗含,历久弥醇;其材质所展示的含蓄而丰富多变的美感,与简洁凝练的明式家具造型互为补充。当家具制作成为皇室贵族乃至广大文人士大夫阶层倾心研求,并且乐此不疲的嗜好时,黄花梨当仁不让地成为一代文人的审美载体。黄花梨产于海南与越南两地,关于明清两代黄花梨家具的用材究竟是海南黄花梨还是越南黄花梨,多年来一直有两种观点并存,争论不休。明清黄花梨家具用材是海黄还是越黄?两种观点并存由明中晚期开始延续至清一代,黄花梨家具的艺术形式与工艺不断发展,明式家具的艺术高峰由此确立。而围绕明清两代黄花梨家具的用材究竟是海南黄花梨还是越南黄花梨这个议题,多年来一直有两种观点并存。第一种观点认为,明清两代的老黄花梨家具全都是用海南黄花梨制作的。论据一:海南黄花梨比越南黄花梨密度更高、油性更强、花纹更美丽。以古人的审美素养,他们一定更喜欢选择海南黄花梨来制作家具;论据二:海南为中国国土,既然中国自己产出黄花梨,为什么还要进口呢?▲ 越南黄花梨(左)与海南黄花梨(右)材质对比图第二种观点认为,越南黄花梨在古代家具制作中是被大量使用过的。论据一:一部分越南黄花梨和海南黄花梨在外表上的差异很小,即使专家也常常辨认不清;论据二:相当一部分古董黄花梨家具的用材更接近越南黄花梨的木质特征;论据三:越南和中国陆路相连,资讯快捷,贸易便利。历史上越南是中国的臣属国,历史文献多处记载越南黄花梨被当作贡品进贡中国的史实。海南岛却是四面汪洋,山深林密,徒手尚且难以来往,何论参天大木出山跨海?黄花梨自明中期以后在内陆地区就非常珍贵,一木难求。而海南本岛在历史上大量使用黄花梨制作农具、房屋、床板、米柜、锅盖等等,为黎人农耕自享。有人因此得出黄花梨在明清时期并不珍贵的结论,显然是脱离历史条件的误判。史上存留的这些海南黄花梨乡土制器,恰恰可以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