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习社
选择城市
价格: —— 查询 仅显示有货
江苏雅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师徒制在我国由来已久,从朱家溍到胡德生再到龚雅闻,这种师徒制的传承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传统的教学模式,其本身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深刻体现。胡德生老师是1975年8月由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分配到故宫的,专业是保管和研究中国古代家具。当时的老院长吴仲超及部处各级领导对他的期望也都很高,希望他在五年内把院藏明清家具的四大名作分出来。 为了尽快熟悉业务,他首先翻阅了故宫博物院历年出版的《周刊》、《院刊》,还有《文物参考资料》等刊物,从朱家溍、王世襄两位老先生的文章中受到很大启发。▲朱家溍先生与王世襄先生 胡德生之后又多方打听两位老先生的情况,然后专门拜访了两位先生。此后,他便时常登门求教,他们也都诚恳耐心,有问必答,有时还根据情况深入指导。自此他与两位先生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业务上对他帮助最大的当然还是朱家溍。朱家溍在故宫工作了六十多年,学识渊博,又平易近人。▲朱家溍先生胡德生第一次看到朱先生的文章是关于发现和修复故宫太和殿宝座的过程,此后又有《漫谈椅凳及其陈设格式》等。▲太和殿 有一次见面,朱老就风趣地说胡德生:你是全国唯一专职保管、研究古代家具的人。其他人有专职保管而没研究,有研究的又都是业余。 又说自己没有专门研究过古代家具,都是和祖上留下的大批家具朝夕相处感悟出来的。▲朱宅前院正厅▲朱家溍先生青年时期朱先生的一席话,深深地启发了胡德生,故宫收藏的古代家具成千上万,只要多看、多比、多留心,再结合文献资料,不怕学不出来。 朱老对胡德生老是要求很严,1984年,胡老师的第一篇处女作文章《黑漆描金靠背》请朱老批改,本来1500多字,被砍成800余字。还把自己早年摘抄的资料补充进去,为其文章增色不少。 并对他说: 写文章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要掺杂杂质。你这文章就水分多,杂质多,他都给你挤出去了。回去好好看看,以...
  • 一件被视为“外星来客”的和田玉籽玉玉王,其重达146公斤,震撼人心,见所未见,在自然环境下生成体量如此之巨,品质如此之高的和田玉籽玉,令人咋舌,莫不是“外星来客”?南京正大拍卖在2015年5月31号的拍卖中,一件被视为“外星来客”的和田玉籽料原石,其重达146公斤,以1.2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轰动了整个艺术品市场。▲1.2亿 和田玉籽料原石这件堪称“一代玉王”的超级和田玉籽料原石,是整个江苏拍卖市场中唯一一件价值过亿的玉石拍品,在全国的拍卖市场上也尚属首个。 “烤鸭”玉王此和田玉籽料原石产自新疆玉龙喀什河,白若羊脂,体量之巨,旷世罕见。▲和田玉籽料原石经喀什河水的洗礼使其棱角圆润、玉质紧密,颜色白净油腻,温润凝结媲美羊脂,需经过近亿年的时间,才能演化出来。表皮为褐色,表面是铁质物质,皮色艳丽,分布了田玉籽料特有的“月牙纹”,里面玉色白净油腻,至少可以达到一级白甚至羊脂白。其形态宛如一只硕大的“烤鸭”,刚刚端上餐桌、被烤得外酥里嫩,皮色焦黄,在灯光下仿佛正“嗞嗞地”冒着油光。1980年和田玉籽料的价格每公斤约为100元,2008年已经飞涨至150万元以上,现在顶级和田玉籽料一克已经在数万元左右了。由于经过近千年的采掘,目前新疆和田玉籽料资源已濒临枯竭,籽料原石十分难得,如此体量、品质的原石在业内更是极为罕见。这个重达146公斤的和田玉籽料原石,因为其重量和质地的绝无仅有,1.2亿成交,堪为当之无愧的“玉王”。 从未现世的原因此件和田玉籽玉已经超出了博物馆级别,莫说在市面上无法见到如此珍宝,即使在各大博物馆中也绝无仅有。玉王从未现世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此类和田籽玉存世量稀少,更因为其中存在许多“门道”。首先,此类高品质高价格的和田籽玉,通常在各个渠道中进行交易,极少在公开场合露面,市面上难以看到。其次,此类和田玉籽料原石因其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即使在渠道中交易...
  • 椅披是容易被世人遗忘的,但古人对生活的期许和追求与我们今人的感性和愿景是一样的,只是时代变了……今天我们先从一张照片开始看起——这是美国费城博物馆收藏的一对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形制标准,比例协调,大气舒展。与我们常见的官帽椅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一对上面多配了一副椅披。什么是椅披?就是我们今天的研习话题。椅披其实是传统坐具的衣饰,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家纺一类物品,又叫椅衣、锦背、椅搭、椅袱,起于唐宋,盛于明清,衰于民国,没于近代。我们现代的坐具家纺都是为西式坐具服务的,传统古典坐具的家纺已经被世人遗忘,即使是在古典家具的爱好收藏者,椅披也是鲜为人知的存在。▲电视剧《红楼梦》中王熙凤坐在带有椅披的圈椅上通过对大量古画的观察及研究,我们常常可以发现椅披与椅垫、杌子垫这些物件儿,与中国古代家具配套使用,互为表里,互为补充。由此我们可以证实,古代家具绝不是有些人所抨击的那样——坐上去硌人不舒服。相反,古人在硬与软之间有着独特的审美与追求。毋庸讳言,中国古代家具,在使用之舒适性方面与西方后起之现代家具确实存在差距,比如西方家具中绵软椅垫和靠背等的娴熟使用。但正是由于古代中国椅披椅垫的出现,恰恰证明古人的智慧空间无限之广,正是为了弥补这些缺陷,中国古人试图以使用加厚的椅披和椅垫来克服这些缺点,务求无论是家具尺寸还是倚靠坐卧,都能达到最佳程度的追求。同时,椅披作为椅子的养护性遮挡物,它的全长是根据椅子结构而定,主要依据椅背高,坐位宽窄,椅腿高低,三个尺寸相加而得。一般要长于相加尺寸,便于将多余部分搭向椅子背后部。弯折处,固定时多用系带。中国的传统注重通过每一细节来着重显示人的地位及其相关的规范性、仪式感。而漂亮和美观正是仪式感的重要内容。坐具与椅披的搭配使用是最为明显的例子,它们将硬与软、刚与柔、庄重与舒适、身份象征与美学感受很好的协调统一了起来。中国人为了达到家具在视觉上之美观,和使用中的舒...
  • 如果有一种家具,惬意是它的标签,时光流淌过它旁边时也分外缓慢,电影里有它出现的时候必然伴随最轻柔的音乐——这种家具,只能是摇椅。今天我们邀请了一些素人,谈一谈他们与家具之间的故事,让你印象最深刻的家具是什么?— 摇椅 —摇椅,英文译为rocking chair,印象中老人最喜欢这种椅子,又似乎跟摇篮、摇摆木马有着功能相似之处。但摇椅的出现却远在摇篮和摇摆木马之后。15世纪出现了摇篮,之后又有了摇摆木马,而直到18世纪,摇椅才被正式发明出来,在这之前,还没有人想到要为成年人发明这种可供放松的家具。▲温莎摇椅温莎摇椅(Windsor Rocker)起源于18世纪中期英国的温莎城堡,1740年前后,温莎摇椅在英国南部一些乡村被使用在花园里,1750年左右传至美国,主要在美国费城生产,之后闻名世界。历史上能找到的最早的有摇摆动作的是炼金术符号,一个雌雄同体的人站在弯弯的月亮上,出自1625年德国人H•Hamsthaler的木版画。▲rebis 站在月牙上的'viatorum spagyricum'木雕局部 , 木雕,作者:h. hamsthaler德国, 1625炼金术肖像也正是由于人类摇摆身体的本能,摇椅被发明后就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推崇,美国总统、毕加索、马克吐温等许多名人都有自己钟爱的摇椅。▲马洛夫摇椅是美国白宫指定选用家具到了1787年,摇椅(Rocking Chair)一词被正式收录在牛津词典里。 随着我国封建社会末期工艺与技艺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越来越重视,生活用具分类也越来越细,家具也相应生产出一些像摇椅这样的新品种。▲清(苏州) 椴木童摇椅最初的摇椅在设计风格上可谓中规中矩,在满足具有摇摆功能的前提下,造型和装饰的要求多数集中在椅背和椅腿上,而摇椅的整体造型和风格基本上没有变化,属于停滞阶段。▲清晚期 椴木大小摇椅但随着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生活习惯的...
Copyright ©2018 - 2019 江苏雅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