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前,新中国第一座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建成蓄水,造就了今日蜚声中外的浙江千岛湖风景区。然而千岛湖真正的风景并不在水上,而是在水下。谁曾想到,碧波浩瀚的千岛湖湖水之下,竟然悄悄“潜伏”着两座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古城,它们在静水深流的湖底,已经沉默了半个多世纪。千岛湖是一个庞大的淡水体,面积达573平方公里,这个名字来源于湖上有超过一千个岛屿的事实。千岛湖创建于1959年,当时五石(狮子山)山谷被洪水淹没,建立了新安江水库和新安江水电站。这是一个庞大的政府项目,1300多个村庄和数万亩的农田被淹和淹没,迫使29万人迁离故乡。不到半年的时间,库区内海拔108米以下的山岭土地,包括浙江、安徽等在内的2个古城、3个古镇、1377个古村落先后沉入烟波浩渺的新安江水库之中。 一组照片,引爆世界2011年2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刊发了一组水下古城的精美照片,引爆了各界对水底千年古城的关注热情。为了拍摄这组照片,自2009年底到2010年底,摄影师和一共四次从北京到千岛湖寻访水下的古城遗址,每次待的时间在一个星期到十天左右,在水下工作的时间近60小时。千岛湖水在深绿色中泛着些许的蓝,随着下潜深度加大,周围渐渐暗下来。28米深的水底几乎全黑,即便借助潜水灯也才只有2米左右的能见度,进到城内,黑暗中渐渐出现一座砖结构建筑,满是精美的雕刻,这就是狮城那座保存完好的清代砖结构节孝坊。摄影师上上下下仔细拍摄这座屹立在水下的牌坊,精美的雕刻,让水下的存在有种不真实的感觉。“狮城”姚王氏节孝坊上有一块刻有“圣旨”字样的匾,匾顶的盘龙图案极其华美精致,是这座牌坊上众多砖雕作品的代表。摄影师透过水下的狮城北大街上紧邻北门的原制茶厂的窗棂往屋里看,由于千岛湖水的屯集是一个极其柔缓的过程,水流没有对房屋造成冲击和破坏,而且水温常年保持在20℃左右,所以当地人都认为无论是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