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习社
选择城市
价格: —— 查询 仅显示有货
江苏雅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今天依旧是一篇规规矩矩的知识普及帖。想到这样一个题目,完全是出于对家具长时间的玩味之后而跳出来的突发奇想。现在网络上能看到好多关于古典家具结构的知识贴,用线描的方式标注出家具每一结构的名称。这些名称多是老匠人口头的称呼,原本上不得大雅之堂,后来经过王世襄先生整理写入《明式家具研究》,家具及其结构的名称叫法就流行开来,成为研究家具的必备术语。其实,这些叫法都很拗口,名字也长得稀奇古怪。不知道您有没有想过,这个结构为什么就叫这个名字呢?我们举例来说,就古典家具的腿足造型,常见的就有马蹄腿、蜻蜓腿、蚂蚱腿、宝剑腿等等等等如果不说这是古典家具的造型会不会以为这是一部《动物世界》呢?这些名称的全部来源于大自然的仿生。左起:马蹄腿、宝剑腿、蚂蚱腿、蜻蜓腿我们可以再看另外一组名称鹅脖、耗子尾、鱼门洞、披水牙云纹、龟脚、冰盘沿、竹节工走马销、龙凤榫、粽角榫刀牙板、抱肩榫、烟袋锅天哪,自然界万物都被用尽了,中国的家具足以装下整个宇宙。这就是中国匠人的智慧,这就是中国家具的精神。把鹅脖子的曲意柔婉之气运用到座椅上,不能不说是古人智慧一大创造,装在椅子前端,用于固定椅子的扶手与椅盘。当搬动椅子或者支撑使用者双臂时,鹅脖便是主要受力部分,这个榫卯做得结实,椅子就牢固;如果做得虚,扶手就会摇晃,椅子就不结实。好似鹅之身体与脑袋之间的鹅脖,一身的灵动与妩媚,在此尽显。鹅脖链接示意图我们汉语中有个成语叫做举足轻重我一直深深地坚持认为,只有见过古典家具中马蹄腿的人,才会对这自四个字有深刻的理解。顺便在这里科普下:马蹄腿也可以叫翻马蹄,若马蹄腿向内兜转就称为内翻马蹄腿,好像是一匹骏马的前蹄;足头向外的则称外翻马蹄。马蹄腿是一条从腿部延伸到脚头变化微妙的线,自然流畅,光挺有力,具有雄健明快的走势。明 黄花梨束腰马蹄腿半桌摹仿动物腿型,是世界各国家具设计的一种共同手法,而且也都应用得很广泛,例如西方的牛羊腿造...
  •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到了夏天人们都是在院子里睡觉▼有的人拿一张凉席在马路边上一铺就睡觉了但随着电风扇、空调的普及我们上室外的纳凉的机会越来越少 燥意升腾的夏日敞开胸怀卧在竹藤或木质凉榻上的古人是我们对盛夏纳凉的初印象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古人纳凉的家具——榻▼(黄花梨有束腰马蹄足榻  明尼亚波利斯博物馆藏品) 榻是怎么来的?榻代表着什么?又掀起过何种浪潮? Ⅰ最早有名字的家具榻在《释名》中的解释是:“人所坐卧曰床,床,装也,所以自装载也。长狭而卑曰榻,言其榻然近地也。小者曰独坐,主人无二,独所坐也。”榻同塌,近地之意只宜供一人休憩的低矮家具▼(冬寿夫人壁画坐榻)(司马金龙墓漆画木板 独坐榻)榻是狭长而较矮的床面板呈长方形大多四面无围有“四面床”的称呼▼(清 榆木三弯腿凉榻)榻,是我国最早有名字的家具我们会在汉代画像石中可以看到它的形象在那个时候“榻”已经诞生了!但当时它只作为坐具被使用▼ 汉代的木榻已经相当发达了样式不一身份高的有独坐榻身份稍低的也有连坐榻▼(东汉 河南新密打虎亭东汉墓壁画《宴饮百戏图》)这个时期还出现了箱形结构的榻其中大型木榻可坐多人在榻上可以侧坐斜倚、品茶饮宴▼ 早期的榻都特别矮魏晋南北朝以后榻体增大床和榻的功能慢慢接近坐之外还可用于睡觉▼(宋 刘贯道《梦蝶图》周公所卧之榻) 最著名的是宋太相赵医胤的故事他的一句名言就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段历史我们都知道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了皇帝但他心里总是忐忑不安尤其经过中国历史上非常残酷的时期——五代十国不停地更换君主所以他对身边的事非常担心不过这里的“榻”显然是用来睡觉的▼(清早期 黄花梨缠枝花卉纹榻)至今仍然睡榻的国家只有日本了他们称为榻榻米▼Ⅱ上榻 or 下榻“下榻”这个词我们都听习惯了没有什么太多的感觉比如常说:“您在哪儿下...
  • 2018年的7月3号,《小建微课堂》终极预告片发布,一个礼拜后,第一讲正式上线,每周一更新,算来已近三月之久。而在此之前的两个多月,微课堂都一直处于紧张的录制阶段,那时还没有人知道我们在做一件什么样的事儿。研习君清晰的记得,第一次录制那天,是4月15号。▲2018年4月15日,《小建微课堂》在江苏雅然文化艺术中心正大艺术馆开始录制《小建微课堂》是明清家具研习社策划推出的“研习学堂”系列视频第一部,同时也是王小建闭关一年之后的开山之作。“这是一部了解中国古典家具的入门视频,一部古典家具爱好者的指南,十二讲的容量定位,再现古典家具的辉煌历史.....”早在策划前期,微课堂的定位就是一个很大的争论焦点:是求其广而宽,还是求其窄而专?这始终是一个矛盾的命题,选择前者自然不可避免泛泛而谈,选择后者又不能规避曲高和寡。纠结之后,我们选择了前者。我想,这是研习社的使命使然,让更多的人接触到古典家具,感受传统家具之美,体味中华精神之魂。▲2018年6月6日,《小建微课堂》第六讲录制中所以,《小建微课堂》定位在“微”,把庞大的家具体系容纳在十二讲,每讲五到八分钟的视频容量之中,第一季设定达成古典家具入门的效果。不管之前有没有接触过明清家具,也不论专业知识的深浅与否,都可以从这里开始,进入古典家具的广阔天地。今天,2018年的9月25日,中秋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小建微课堂》最后一讲“再见篇”与大家见面,与之前的11讲一起,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带您快速破解明清家具作为艺术品的审美规律、作为文物的命名规律以及作为收藏品的价值规律。再次向您推荐研习社倾情之作——《小建微课堂》。 终极预告片 青灯黄卷苦研熬,沥血呕心费辞韬。是非对错多见笑,请观视频十二条。 往期回顾 古典家具里的中秋佳节黄花梨月洞门架子床:一轮挂在床上的圆月 | 经典董橋說官皮箱:百寶...
  • ▼城市里堆满了摩天大楼,只有抬头仰望月宫的时候,那一袭光亮便会照进心间,这是一个可以凝望古代的现代存在,这是一个可以融通古今情感的纽带。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今夜,我们一起赏月……| 黄花梨圈椅俯视 |时维八月半,是为仲秋,中秋节即此。月影的阴晴圆缺,给了古人无限的思索,望着那上下弦月一点一滴的变化,中国人形成了自己对“月”与“圆”的独特追求。理性的西方人自然不会理解原本只是自然天体的运行,为何会衍生出如此丰富的情感情愫,而感性的中国人却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没有为什么,月光就是月光,月亮就是月亮。| 黄花梨月洞门架子床 || 朱漆百鸟朝凤圆香几俯视 || 红木镶云石绣墩俯视 |古典家具中的“圆”与中秋月之“圆”看似是偶然,其实是一种文化的必然,源自血脉中对“圆”的渴求与理解。| 紫檀状元箱铜錾花面叶 || 剔红花卉纹盘 | | 黄花梨花卉纹圆形开光 |以古典家具为本,探求中华文化之根,一年又一年,明清家具研习社与您为伴。在这个月圆人团圆的美好时节,研习社向您致以最美好的祝福,感谢一直以来的陪伴与点赞,祝各位中秋节快乐!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END  -明清家具研习社戊戌年中秋佳节声明:公众号文章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搜集,由于网络素材来源不明,除公众号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Copyright ©2018 - 2019 江苏雅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