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习社
选择城市
价格: —— 查询 仅显示有货
江苏雅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原创 明清家具研习社作者 侃侃万众瞩目的史上最大规模的慈善拍卖——佩吉及大卫·洛克菲勒夫妇珍藏系列拍卖于上周在纽约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所有拍品100%成交,成交总额高达832,573,469美元,这一结果远超拍卖行原先的6亿美元估价,成为有史以来成交总额最高的单一珍藏拍卖。洛克菲勒家族珍藏拍卖结果刷爆了各大媒体头条,究其原因,家族传奇、印象派大师、慈善拍卖等都已给出最好的注解。当然,这些拍品无一流拍的结果也完全在意料之中。▲佩吉及大卫·洛克菲勒夫妇珍藏系列拍卖最终的成交总额逾8.3亿美元,缔造历史因为本次整个洛克菲勒遗产的上拍都有价格担保,所以基本上在拍卖开始前就有效锁定了每件作品的买家。不过,在开拍前进行的为期半年全球推广营销活动,助力本次佳士得拍卖中不少作品都远远超过了预期价格。而且经常去拍卖现场的人对于年轻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拍出高于估价好几倍的价格,其实已经习以为常,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一套为拿破仑一世所作的塞夫勒名瓷“Marly Rouge ”系列甜点餐具组。▲拿破仑曾在流亡艾尔巴岛时也带着这套瓷器这套拍品的估价在15-25万美元之间,但最后的成交价格则是翻了最高估价7倍之多的1,812,500美元成交,创下十九世纪欧洲瓷器的拍卖纪录。 另一个看上去并不“当代”的成功销售是来自于一组18世纪晚期的英国家具。洛克菲勒家族从1988年开始收藏的两把乔治三世的胡桃木和栓木手扶椅。▲两张乔治三世(George III)的胡桃木和栓木手扶椅,18世纪末/19世纪初。最终拍出了24.37万美元,这比原先的最高估价6000美元令人乍舌地翻了41倍。同时,另一对温莎城堡的榆木和紫杉木手扶椅估价为1-1.5万美元,而最后的成交价为21.25万美元。▲《拿着花篮的女孩》曾置于大卫·洛克菲勒位于纽约65街大宅的书房内▲莫奈《绽放的睡莲...
  • 重新讲述艾克,26年的中国行,绝不仅仅是一本书,一个数字而已 | 人物周刊明清家具研习社前 言尽管我们称他为“中国硬木家具研究的世界第一人”“世界上研究中国明式家具的重要学者”......但似乎,研习社从未认真讲述过这个人。 我们只知道他在中国呆了26年。1923来到中国,1949你那离开中国,花了十多年心血写成了《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一书,该书是“全世界第一本研究明式家具的系统专著,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文献价值”。 他来中国的这些年发生了什么,经历了什么,这些经历对他有哪些影响,又是什么原因让他决定写这样的一本书?少有人知。这一次我们试着探寻这些问题。 艾克的26年中国行 一本《中国花梨家具图考》让我们记住了这个被誉为是“中国硬木家具研究的世界第一人”的德国人。但除此之外呢?从西半球到东半球再回到西半球,从中国南方到北方再到南方,命运推动下的艾克的轨迹,像是一个圈,而这个圆里包含了许许多多对的东西。26年的中国行,绝不仅仅是一本书,一个数字而已。▲艾克著《Chinese Domestic Furniture》(中文译为《中国花梨家具图考》)1923年的一天,厦门港的轮渡上走下了一个年轻人,这个人叫古斯塔夫·艾克(Gustav Ecke,1896-1971),27岁,先前在包豪斯学院任教,是校长陈嘉庚特地高薪挖来的。1923-1928来到厦门大学的“飓风”入乡随俗的艾克给自己起了个中国名——艾锷风。无论是古斯塔夫这个名,还是艾克这个姓,都是飓风的名称,配上中文名锷风,不禁让人感叹:好大的一阵风啊!▲厦门大学然而艾克这阵风并没有带来多大的影响,虽然他是刚创校的厦大当时仅有的三名外籍教授之一。在一些同事的印象里,艾克喜欢研究建筑,经常田野考察。如今还能翻到这样的记录:1926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教...
  • △ 唯一官方连载你是否也曾想过?有一天你会突然从普通的职场小白变成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皇阿玛;有一天你会突然从离不开枸杞的保温杯大叔变成有一点任性,还有一点嚣张的还珠格格;有一天你会突然从可爱无知的小仙女变成掌握后宫生死大权的皇后娘娘。不要觉得我在开玩笑,生活就是这样处处充满奇迹的。但是问问自己,机会真的降临时你是否可以把握住呢?如果你有一天你成了乾隆,你该如何面对群臣,后宫呢?如果你成了初入宫廷的甄嬛,你又该如何躲过华妃娘娘、皇后娘娘的陷害活到最后一集呢?如果你成了多尔衮,是否可以改写自己的命运呢?毛主席曾经教导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从今天起,我们将不定期推出穿越生存指南,与你一起做好充分准备,随时叱咤风云!改写历史!那么问题来了,穿越醒来第一句话怎么说?我天?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该怎么办?错!大错特错!从第一个字就错了。自称代词在中国古代是一个非常完整且丰富的体系,这和封建社会的阶级制度以及中华礼仪制度密不可分。要是不小心说错轻则掌嘴,重则就是砍头的死罪。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在开口说话前一定要先确认自己的身份。接下来的内容将以马建忠先生的《马氏文通》、周法高先生的《中国古代语法•称代编》、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的研究为基础,结合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的CCL语料库提供的语料信息,总结出一套清代帝王、宦官、妃嫔的自称代词。01如果你成了帝王纵观清朝影视剧,皇上无一例外都自称“朕”。这是否正确呢?基本正确,仍有例外。首先我们先聊聊“朕”这个字汉·蔡岂《独断》卷上:“朕,我也。古代尊卑共之,贵贱不嫌,则可同号之义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朕”在最初并不是由皇上专用的自称。适用于所有百姓。秦王赢政灭掉六国、统一天下以后,“朕”的使用上才有了明确的规定。《史记•秦始皇本纪》:“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
  • 我问海山何时老 清风问我几时闲文 | 明清家具研习社闲中一卷圣贤书。耽玩意。潜心要游阃奥,须是下工夫。今何异,古何殊。本同途。若明性理,一点灵台,万事都无。(宋 · 张抡)今得几植于馆内,远哉近焉,皆为乐也。终日错错碎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之东坡、怀民者,今者藏诸君心也。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何必心忧身陷红尘,何必苦求渔樵深山,全然待你醒时再看,早已是诸般皆无,虚室生白。亦足以忘饥永日,冰玉吾斋,一洗人间氛垢矣。清心乐志,孰过于此?吉水县依韵酬华松秀才见寄:官况萧条在水村,吏归无事好论文。枕欹独听残春雨,梦去空寻五老云。竹径每怜和藓步,禽声偏爱隔花闻。诗情冷淡知音少,独喜江皋得见君。馆设陈列,既见君子。念而思之,以心待之。
Copyright ©2018 - 2019 江苏雅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