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习社
选择城市
价格: —— 查询 仅显示有货
江苏雅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对于高考,它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重要,也可能没你想象的那么重要。又是一年高考的时节还记得你当年高考时的境况嘛?还记得老妈事无巨细的悉心照料以及老父亲上天入地的托关系嘛?最近这个老哏又在朋友圈火了起来虽是玩笑,虽是娱乐但还让无数人回想起父母的苦口婆心和看似可笑而又“无能为力”地为自己祈福好运看到这个,一见先生不禁想起了我们的家具泰斗王世襄老先生王世襄在1934年完成了他的“高考”但是查遍资料均无可考他当时考了多少分只知道到他是在担任外交官的父亲的安排之下考入了燕京大学医预系这个后台应该比观音菩萨硬多了王世襄先生自己回忆:我并不喜欢上医预系,但是父母的意思都倾向让我读医预系。父亲当时在政界,前清时父亲曾经留学法国,后来又做留学监督,之后又在外交部任职,担任中国驻墨西哥公使。父亲虽然身在政界,但却觉得政界没有意思,在他看来,与其在政界当个官僚,还不如当个自由职业者。在他的安排下,我上了燕大医预系。但我对理科的东西没有一点兴趣,读了两年,多门不及格,差点被燕京大学开除。▲架鹰捉兔,一副燕市少年的装扮,这是1936年在燕京大学附近的王家园,留下志得意满的瞬间。刚进大学时,王世襄尚未收心仍然沉醉于京城的各类玩意儿中经常到大学附近自家一个二十余亩的园子里种葫芦,养鹰,养狗,养鸽子邀请各类玩家雅聚只是由于父命难违他才不得已开始了并不喜欢的医预科学习三心二意是很难应付繁重的学业的开心的结果是他在医预科中的数、理、化成绩均不及格按校方的规定他要么转学别科,要么退学回家于是王世襄“如愿”地转入了轻松胜任的国文系躲过了学业上的“一劫”并在1938年顺利拿到了毕业文凭考入燕京大学研究院转入国文系之后由于从小受到私塾家教的关系别的同学都没有王世襄的基础好这反倒让他成了尖子王世襄开始给全班同学代笔写诗词为了防止先生发现还给全班每人赋予一种风格最后连先生都说没教过这么好的一个班级这下王世襄贪玩的心更大了有一...
  • 原创: 研习君 明清家具研习社 昨天铁力木自然资源早已濒临枯竭,1999年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与海黄同级),现已基本没有自然出产,市面所见少量旧料是拆古建筑所得,十分珍贵。翻开国内外出版的任何一本关于中国古典家具研究的著作,在界定铁力木时,均引用我国著名林学家陈嵘(1888-1971年)于1937年出版的《中国树木分类学》中关于铁力木的论述:大常绿乔木,树干直立,高可十余丈,直径达丈许。……原产东印度。据《广西通志》载,该省容县及藤县亦有之。材质坚硬耐久,心材暗红色,髓线细美,在热带多用于建筑,广东用于制造桌椅等家具,极经久耐用。我们并不清楚陈嵘先生在描述铁力木时资料来源的真实性,但其记述是存在明显错误的,有张冠李戴之嫌。且容县、藤县也不产铁力木。▲明 铁力木方凳研究古典家具的专家也将陈嵘先生所有的文字抄过来,并将中国古典家具中所使用的所谓“铁力木”之拉丁文学名定为:Mesua ferrea。格木在被藤黄科的Mesua ferrea所冒用后,一直翻不了案。▲铁力木 Mesua ferrea  藤黄科 铁力木属格木是明清家具用材的七大“硬木”之一,古典家具研究界及收藏界一致呼吁将铁力木收入《红木》国家标准,但杨家驹先生在2006年8月12日由《收藏家》杂志及北京阅甫斋联合举办的“第一届明清家具学术研讨会”上明确指出:上海博物馆及故宫所存铁力木家具与真正的铁力木的特征明显不符,我们没有得到古旧铁力木家具的真实标本,故不能确定我们所看到的铁力木家具就是铁力木,也不能将其纳入《红木》标准。▲明 铁力木四出头官帽椅(上海博物馆实拍)此言一出,会场为之一震,专家们提不出任何有份量的建议或反驳意见。那么,我们所见到的铁力木家具究竟是用什么木材做成的呢?  1 — 什么是格木(铁力木...
  • 什么是南京?原创: 侃大嘴 明清家具研习社 昨天南京是个不动声色让人留恋的城市先不说这城市深厚的人文底蕴也暂不说这城市秀丽的山水风貌仅是这城市特有的宠辱不惊的从容气质也会让毛茸茸的生活一天天在这里有滋有味地生长▼ 历史曾在这里有多辉煌就曾在这里有多悲壮无论是帝王之气还是悲情往事都一样不动声色地掩映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山川河流之间呈现出六朝古都的温润质感▼ 与北京相比南京是温和的与上海相比南京是厚重的与广州相比南京是淡定的与西安相比南京是清丽的 然而从南京本身看南京南京是复杂暧昧的▼ 难以言说欲语还休沧桑、隐忍还是曾经的华丽、富贵这些词都难以完全描述南京 正如南京已故画家朱新建所说南京是中国的中国 某种意义上南京当之无愧是最具中国气质的城市   1 帝王之宅 西晋末年在八王之乱、永嘉之乱的重重打击下西晋宗室、士族大量南迁拥有长江天堑之利的南京成为重建晋廷的最佳选择▼ 长江从南京的西、北方向奔腾而过北连辽阔的江淮平原东接富饶的长江三角洲 再加上钟山、石头城、九华山、鸡笼山等一众山地丘陵横亘于前玄武湖、秦淮河等河湖环绕▼ 山地河湖共同构成了对江南内部势力的天然屏障孙中山曾评价南京的地理优势南京为中国古都,在北京之前,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中诚难觅此佳境也。▼ 全市湖泊河流网织水域面积达11%以上古城既有群山怀抱又有大小河流萦绕▼ 与浩瀚的长江在一起组成一曲山川河湖纵横交错的交响诗 三国时期诸葛亮也不禁赞叹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也。  2  烟雨楼台 公元317年琅...
  • 原创: 研习君 明清家具研习社 朱家溍先生一生倡导博物馆原状陈列之原则,试想如能原状复原“介祉堂”,那是何等的一件幸事,每一个中国人都将有幸看到一个由清道光延续至今的钟鸣鼎食之家,一个鲜活而典型的书香门第的样本。在朱家溍先生的遗著《明清室内陈设史料选辑》(出版后易名为《明清室内陈设》)中最后有一附录:《介祉堂的室内陈设》,是朱老关于其故宅介祉堂的室内陈设说明。朱家「介祉堂」,于1934年迁入板厂胡同34号,即「僧王府」中所的后院,中所为「僧王府」曾格林沁王府的主体建筑。民国时,曾格林沁的曾孙阿穆尔灵圭死后,因欠族中赡养费而被控告,北平地方法院受理公开拍卖「僧王府」。其中,「僧王府」的中所(当时门牌为炒豆胡同23号旁门)计51间房屋,被朱家以出最高价洋10500元拍买。1954年朱家将大部分房屋卖给煤炭部,自家只留了16间半房屋的一个院落,即板厂胡同34号。朱家溍先生从1934年住进「僧王府」的中所,到2003年辞世,除去抗日战争时期住在四川,在此生活了60多年。所以,朱家溍在忆旧的文章中多次提到「僧王府」。▲朱家溍先生,拍摄于85岁今天研习君甄选的是朱家溍先生于1934年到1943年之间拍摄的介祉堂陈设原貌,文中说明也选自朱家溍先生《介祉堂室内陈设》。| 朱宅前院西厢房之一 |后檐墙上正中挂:李寅画青绿山水便面挂屏,楠木框。左右挂楷书联“道从词翰通为政,心有和甘易作春”,石青描金笺地紫檀框。靠墙设:紫檀雕莲瓣束腰长案。案上正中设:建窑白瓷观世音菩萨像,紫檀莲座。桌、案、几有时可以和椅凳结合成组,也有时一桌或一案都可以单独成为一种格式的主角。| 朱宅前院西厢房之二 |据朱家溍先生讲,西厢房这一堂楠木落地罩不是原配,是在当年的小市上碰见的,尺寸合适,价钱也不贵。与宅中其他装修的风格一致,但又有所区别。| 朱宅前院西厢房之三 |窗下设紫檀雕...
Copyright ©2018 - 2019 江苏雅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