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局外人来说,上海唤起了一种浪漫的魅力,这起源于20世纪初的鼎盛时期,那时的上海被称为“东方巴黎”,与颓废、奢侈和腐败划着等号。作为一个熙熙攘攘的边境小镇,这里到处都是赌徒、匪徒、歌女和鸦片贩子。即使在今天,在它的建筑风格中也能看到它曾经的宏伟和光辉。1930年,上海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都市,不同文化的不同风格的建筑都融汇在这里,在Tess Johnson的《东方建筑:老上海》一书中她指出:当今世界上没有一个城市能提供如此丰富多样的建筑。在著名的外滩河堤上,有规模宏大的西方建筑;在法租界,华丽的大厦被少数几位富商占领;这里也有低层的中式建筑,如石库门。19世纪20年代后期是上海公寓装饰艺术的鼎盛时期,许多当时的建筑至今仍屹立不倒,包括著名的和平饭店、公园饭店、格罗夫纳酒店和派拉蒙剧院。 但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新中国的成立,上海这个连接西方的窗口被关闭,使得这一“建筑潮”戛然而止。但现在,这座城市和它的居民又一次坚定地敞开了大门,充满活力地面对着21世纪。 现在许多家庭都沉浸在上海丰富的传统中,一种融合了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的新形式出现在了21世纪的“新上海”室内。— 1 —“怀旧”上海的餐饮行业伴随着各种餐厅和酒吧的出现正在经历着一场变革。比如说:Face餐厅(位于法租界瑞金宾馆花园内),它为用餐者提供了一种历史、怀旧和浪漫的体验。 瑞金宾馆是一座别墅型酒店,坐落在开阔的庭院里,里面有一个小湖、三个花园和四个不同欧洲风格的别墅。它的别墅曾是一位英国商人和一位日本富翁的家,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接待过宋美龄夫人,1949年解放后接待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幢房子的结构被餐厅的主人保留了下来,一直保持着:明亮的橙黄色墙壁,舒适的红色和蓝色扶手椅,以及木制百叶窗和飘逸的白色窗帘。在主吧台前面有一间细长的房间,里面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