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习社
选择城市
价格: —— 查询 仅显示有货
江苏雅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近年来,国内许多地方不断曝出有人挖出“天价乌木”的新闻,但许多人并不知道乌木到底是什么木头,有的甚至认为其就是红木国家标准五属八类里的乌木类,所以我们有必要理清“乌木”这个概念。大家或许在新闻里看到过,某条河里挖出了巨大木头,经过鉴定说是“乌木”,随即被组织收回放到了博物馆,于是大家都开始认为,乌木是一种很名贵的木材。研习君在这要提醒各位的是,像上图中挖出的这种巨大“木材” ,我们称之为“阴沉木”,和传统的乌木以及目前市场上较为便宜的“乌木”是完全不相同的。受众多学名、俗称的影响,“阴沉木就是乌木”的认知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但实际上乌木是一种树种,而阴沉木是久埋于地下未腐朽,可以为器的多种木材的集合名称。 据研习君调查,全网普遍持“乌木=阴沉木”之说,为了区分现有的红木《国标》,甚至把这种等于阴沉木之说的“乌木”列为“古乌木”,发表这些言论观点其中包括多家权威新闻资讯媒体和平台。所以在正式介绍“乌木”之前,有必要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阴沉木”。 — 1 — 阴沉木《辞海》1999年版解释说:木材因地层变动而久埋于土中者,称为“阴沉木”,也叫“阴木沙”。一般多为杉木,质坚耐久,旧时以为制棺木的贵重木料。 唐代韦绚在《刘宾客嘉话录》中有一段关于诸葛亮八阵图石堆的描写:峡水大时,三暑雪消之际,波涌晃漾,大木十围,枯槎百丈,随波塞江而下,几乎水落平川,万物皆失故态。 这里所说的“大木”、“枯槎”指的是从上游冲积下来的各种树木枯根,随波逐浪涌向夔门,又在回旋如雪的涛浪中洗刷闯荡,沉埋河滩,日久天长形成一种近于石化的木料。这也是阴沉木形成的原因。清朝大学者袁枚在《子不语》中对阴沉木的解释为:相传阴沉木为开辟以前之树,沉沙浪中,过天地翻覆劫数,重出世上,以故再入土中,万年不坏。其色深绿,纹如织锦。置一片于地,百步以外,蝇蚋不飞。...
  • 我们现在形容两个朋友关系很好,一般都会这么说:“我们好得穿一条裤子都嫌肥”。这并不是什么千古流传的俗语,古人可从来不会这么说。为什么?因为古代根本就没有裤子。中国号称“衣冠之国”然而重上衣而轻下裳锦衣华袍之下却掩盖着一条尴尬的开裆裤裤子如何发展而来又有哪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妙用?现代口头语中,有一种兄弟情谊叫做“穿一条裤子长大”古人怎么形容这种情谊呢?大约在公元前8世纪秦国有一首军旅歌曲,歌词是这样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诗经·国风·秦风·无衣》谁说我们没衣服穿?我和你同穿那战袍、内衣、下裳这与“穿一条裤子”如出一辙但是,战友的袍、泽、裳都可以分享为什么唯独不见同穿一条裤子?难道是战友不愿意?非也,战友说:身在这个年代,我也没有裤子!呃,好吧。那么,裤子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裤子的来源〗中国的裤子起源于西北考古材料表明,早在3000多年前新疆地区就出现了与今天几乎没有差别的合裆裤下图中的三个唐俑或出土于新疆、或为黑人、昆仑奴的形象(昆仑奴有的来自东南亚,有的来自西域)他们都穿着合裆的裤子唐代彩绘灰陶黑人舞俑唐代骑马男泥俑(出土于新疆)唐代彩绘卷发昆仑奴陶俑〖就是不穿裤子〗不穿裤子的习惯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那时的典型衣着大概就是用一整幅织物包裹住身体,不加裁剪连袖子也是没有的,更别提裤子了奇的是,这种简陋通风的“真空装”竟然传承了数千年之久直到《诗经》琅琅的时代,通常是“上衣下裳”上身穿交领窄袖短衣,下身穿飘逸的裙裳战国时期的青铜灯具人形的灯奴身穿短衣,下身穿裤穿着宽袍大袖的齐桓公与燕庄公画像。当时,穿长衣是上层社会的特权,而奴隶、劳动者则穿上了灵便的裤子。众所周知,自周公“制礼作乐”周王室设有司服、内司服等官职而贵族为了坚守衣冠之礼竟可以不惜忍受“老寒腿”之苦那么普通劳动者呢?他们不必弯腰低头...
  • 江苏省13市目前总人口8000万左右其中1000多万人口在苏州占全省总人口的八分之一 如今安徽、山东、浙江、江西全国各地人口纷纷涌入这座城市不禁有人发问苏州到底哪里好?  1 苏州 位于江苏的东南部与上海、浙江接壤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辖6个市辖区的苏州工业园区、高新区、姑苏区相城区、吴中区、吴江区代管4个县级市昆山市、常熟市、太仓市、张家港市总面积8488.42平方公里(这样的面积相当于1.4个上海、1.8个无锡、2个常州、4个深圳、8个香港) ▼ 作为中国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拥有2500年悠久历史是吴文化的发祥地文化氛围极为浓厚▼ 明初便建立的一套新学校和科举制度对读书人激励极大“学而优则仕”蔚然成风并成为实现“修齐治平”理想的一条光明大道从此地走出的状元就有一百多位为全国之冠▼ 理想的苏州是如雪一般玉兰花掩映下的虎丘是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莲花遍开的拙政园是寒山寺钟声响起夜泊枫桥的无尽思绪是平江路大运河上的小舟▼是铁岭关上绿色爬山虎彰显的生机是七里山塘灯笼点亮的热闹非凡是评弹流出的吴侬软语是贝聿铭大师苏博折射出的现代感▼ 苏州一直都是中国典型的旅游天堂吃的最精致最讲究玩的最典雅最摩登称它为全国最值得一游的城市都不为过▼ 但这都不是今天的重点!!!   2  “苏作”苏州一个将园林烙印在灵魂里的城市▼ 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有道是「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表面看起来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实际上苏州之盛盛在“家具”无论怎样的园林都服务于人都是以人为本的而只要服务于人居再精妙的造园技艺都丢不开对家具的精工▼&#...
  • 在古代,一把锯、一支尺、一条线、一块木,就是木工的最好写照。妙匠用妙具,妙具出绝品,往复不休,构建出了中国辉煌的木建筑世界。木工是家具制作的一个重要的工序,涉及到开料、选料、开榫做卯以及组装等,无不体现着师傅的技艺。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木工工具种类逐步增加,功能也不断完善,而凿子、刨子、铲子、墨斗等传统木工工具,现在确是越来越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今天,研习君就带大家一起来见识下中国传统木匠所用的一些工具及其用法。所有工具介绍顺序均为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二人抬大锯、二锯、开锯、手锯大型锯:用以切割大型木料;手锯:切割小型木料,锯条常呈弯曲状,较灵活。锯的核心是锯齿,不同锯割目的的锯子,其齿形和锯路的设计也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横断锯锯齿形约在90度左右,纵剖锯则在80度左右。锯子由于锯割目的的不同还要对锯齿进行不同形式的分岔处理,从而形成齿刃左右分开呈或宽或窄的“锯路”。向外倾斜的程度叫“料度”。锯路多用特制的“拨料器”辅助完成。  拼缝刨、平刨、二刨、净刨1刨:将木料刨削到平、直、光滑的程度。  裁口刨1、坡棱刨、单线刨1、清口刨1  单线刨2、清口刨2、清口刨3、大线刨  小线刨1、小线刨2、小平刨、凸面刨  裁口刨2、双线刨、清口刨4、裁口刨3  单线刨3、凹面刨、线刨1、裁口刨4  单槽刨、清槽刨、双刃槽刨、线刨2  双线刨、凹面刨、单线刨4、单线刨5  断间锯、方尺  斧子、小锛、麻花钻1  净刨2、小方尺、墨斗木工用的角尺为90度和45度,古时人们把角尺(或叫方尺)和圆规称作规矩。俗语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
Copyright ©2018 - 2019 江苏雅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