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习社
选择城市
价格: —— 查询 仅显示有货
江苏雅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周三红木视界,今天我们说——仙游。“仙游”——一个因神仙传说而得名,被世人誉为神仙畅游的地方。— 1 —中国工艺家具之都早在古代就有“人因地而成仙,地因仙而成名”,如今更因 “仙作”成就其“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 ”而饮誉四海。仙游,古称青源,因为被泉州抢去这个名字,在唐以后改称,源于西汉何姓九兄弟在九鲤湖修炼成仙的故事。这里也被誉为海滨邹鲁,虽然这个名字许多地方都在用,但仙游是名副其实的。历史上一个县域之地出了五个状元,七百多名的进士的确令人叹服。▲蔡襄(1012-1067年)仙游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地带,是湄洲湾港口城市“一核两翼三基地”中的“西南翼”,仙游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绘画之乡、戏剧之乡、武术之乡和工艺美术之乡。 一直以来仙游以经济落后著称,但近年由于红木行业如火如荼的发展,造就了不可小觑的“经济神话”。依仗着悠久的木雕工艺及传统家具制作工艺历史,仙游成功地延伸拓展到红木家具行业。走进“艺都”,气势恢宏的古典工艺博览城,既是各路客商的聚集地,也是各地游客的体验区,在这里可以感受仙游人的智慧和巧手。与许多城市的行道树不同,二环路、紫檀街两侧种满了印度小叶紫檀,五步一树,郁郁葱葱,掩映道路。这些红木树种,引进它们既符合当地气候条件,又融合了当地红木家具产业,作为一条独特的红木文化带,成为仙游最美的“橱窗”。红木家具可以讲既是仙游的文化产业,也是目前仙游的支柱产业。— 2 —国内最大红木家具生产基地从粗放生长到崭新崛起,由偏安一隅到进军全国,福建仙游古典红木工艺家具缘何这样“红”?仙游县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品之乡”,具有悠久的实木工艺家具的制作历史,其家具制作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北宋时期中国随着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开发,我国经济重心逐步向南方发展,仙游县依托武夷山丰富的自然资源手工艺品制作开始逐渐发展起来。时至今日仙游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红木家具生产基地,同时打...
  • | 小建微课堂 | 文 | 明清家具研习社从来不发火、从来不沉默、从来喜怒不形于色的研习君,今天,分外激动,要强烈饱含情感色彩地为大家推荐一款由我们明清家具研习社强力打造的古典家具精品微课程。《小建微课堂》,就是它的名字。 终极预告片  时长3'13'' 建议WIFI环境下观看 看完预告,您一定很好奇:这个人讲的有点道道,王小建,何方神圣?那研习君就先来为大家扒一扒小建的八卦。 王小建 一个热爱古典家具的文艺骚年一个浸润在江南水乡的山西大汉王小建,自小便沉醉于书画、戏曲,大学时专攻文学,研习古典家具多年,特以传统家具为性灵之所钟,琢磨旧例,以是深谙明清家具之形神意蕴。在正大拍卖供职期间曾先后拍摄《王小建说木头》、《观木宝典》、《王小建访友记》、《王小建说星座》系列视屏,一度引爆家具圈,成为网络上最具人气的古典家具科普达人,以诙谐幽默的口吻普及家具知识而受到广泛关注,擅长把高深的艺术从平易近人的独特视角用闲聊的语气进行传达,古典家具于他,是工作,更是对于生活的激情。▲王小建录制《说木头》系列时期剧照▲ 王小建生活照 一个中文系的才子,阴差阳错走上了古典家具的道路,凭借自己的勤奋刻苦与钻研精神,几年时间取得了如此傲人的成绩,研习君也是钦佩之至。或许大家还不知道的是,研习社每日推送的研习文章并非每篇都是出自小编之手,其中有一部分来自我们的特约撰稿团队,王小建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 2018年6月12日期的文章推送就是王小建之手笔2018年,王小建推出全新作品——《小建微课堂》,这是王小建老师闭关一年后的再次亮相,也是明清家具研习社策划出品的“研习学堂”系列视频之一。这是一部了解中国古典家具的入门视频,一部古典家具爱好者的指南,12集的容量定位,再现古典家具的...
  • 蔡国庆:这种富可以理直气壮地炫 | 人物周刊夏花 明清家具研习社 昨天“我要感谢我的工作,带给我名和利,我没有乱花,没有过所谓奢侈的生活,我花在了最值得花的地方。”——蔡国庆▼人们熟知他的歌声却鲜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个收藏达人因为藏品太多许多朋友都开玩笑说他的家就像一座“小故宫”▼他曾经出过一本书《龙骧——蔡国庆的收藏主义》通过25件藏品讲述了他的收藏故事有惊喜有传奇▼有人说他炫富他笑称如果说我炫富的话我炫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富我炫的是中国传统那些高超技艺的富这个富是值得炫的每个中国人都值得为自己的文明炫富— 1 —父亲开启收藏之路蔡国庆是地道的北京人,在那个流行“不破不立”的年代,在四合院长大的他,却很小便在长辈的带领下,接触到被人们遗忘多年的古董珍玩。▲7岁正式北京登台唱歌他说:父亲作为知识分子,一直很钟爱中国传统的艺术品,打小他便带着我逛琉璃厂、委托商店。那时候这些商店里宝贝很多,明清家具、官窑瓷器很常见。我一见这些当时被人们视为“破烂”的东西,便被它们的造型、纹饰所吸引,觉得很漂亮,比家里日常用的家具强太多。我很纳闷,为什么人们将他们遗弃掉,转而用那些普通的,甚至看起来有些丑陋的家具?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北京艺术品拍卖市场方兴未艾,在父亲的熏陶和指引下,蔡国庆率先走入拍卖场,开始了自己的收藏之旅。当时,他在歌坛已有些名气,并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于是就拉上父亲一起去参加拍卖会。之所以叫上父亲,一来可以为他掌眼,二来也是怕别人用怀疑的眼光看自己。青涩的拍场初体验,让他至今仍记忆犹新:我第一次在拍卖场上买的,是一个清中期的核桃木条案,虽然在材质上它没有紫檀、黄花梨名贵,但造型和做工都非常好,当属民间家具中的上品。五千元起拍,六千、七千、八千,竞价者频频举牌,很快便超过了我的心理价位。我心里迟疑了一下,觉得太贵。父亲看出了我的犹豫,不断的用胳膊顶我,意思让我继...
  • 2018年7月1日,修订版《红木》国标实施。国标,以何为标,又以什么为准?你或许知道原来的33种与现行29种的区别,但是每种木材的边界在哪里?你或许可以在宏观状态下辨识黄花梨和红酸枝,但是每一种木材在微观状态下又是怎样的?今天,我们一起跟随中国林科院研究员姜笑梅先生的步伐,走进林科院木材标本馆,探访《红木》国标从制定到修订的幕后故事。姜笑梅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木材性质研究室主任。木材解剖学家,致力于木材解剖及超微构造研究。若问当下谁最了解《红木》国标,无疑是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姜笑梅。2000年标准颁布时,她同杨家驹先生都是主要起草人,而今她又是《红木》国标修订版的技术顾问。初见姜笑梅是在海淀区的中国林科院,六月份的北京,天气还不是很灼热,树木已然枝叶葱郁,一切显得刚刚好,一件黑底花纹上衣,卡其色裤子,灰白相间的烫发,一副眼镜正好落在脸上,显得精神而干练。研习君喜欢用“先生”二字来称呼姜笑梅老师,因为总觉得“教授”略显平淡些,而“先生”这两个字是一种纯粹的学术崇拜与人格魅力的吸引。姜笑梅先生所供职的单位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林科院木材所),而木材所中蕴藏着一座几代人辛勤耕耘的宝库——木材标本馆。也正是由于木材标本馆的丰富馆藏,成为负责制修订国家标准GB/T 18107《红木》、GB/T 16734-1997《中国主要木材名称》、GB/T 18513-2001《中国主要进口木材名称》、林业行业标准LY/T 2904-2017《沉香》的主要单位。▲姜笑梅先生讲解馆藏情况及馆藏木材林科院木材标本馆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28年成立的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与1939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研究所西南木材试验研究室,通过90的积累与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林科院已建成中国排名首位、亚洲排名第二的木材标本馆,名列世界130多个...
Copyright ©2018 - 2019 江苏雅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