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家具,就是一部家具史。——研习君提梁盒在明式家具中属于箱匣一类,是一种盛放物品的器物,因为它用对称的提梁托着盒子,所以被人们称为提梁盒,也称提盒。提盒很早就有,但是到了明代,长方形提盒的样式才被基本固定下来。伴随着历史的发展,提盒在演变中发挥着不同的功用,不仅是生活日常所需,更是成了书房用具。王世襄先生在其《明式家具研究》中曾著录戊24、戊25两件提樑盒。明代的提盒虽是文房案头之物,相较桌子柜子体量较小,但在其设计使用及文化品格上与明式家具的精神一脉相承,生动再现了明清社会生活的生动画面。· 01 ·从厨房到书房从文字记载和图画材料来看,提樑盒在宋代就已经流行起来,主要还是用来盛放酒食,便于出行。或是应用于商铺和饭馆,用来运送食物或者小件货物。这一时期的提盒尺寸较大,大多为白木涂漆、或者用竹子制成,一般比较粗糙,实用性强,使用频率高,故多有损坏,传世实物几不可见。▲ 明人绘《麟堂秋宴图》中的扛箱,中国历史博物馆藏▲《鲁班经匠家镜》有《大方杠箱》和《食格》两式。惟杠箱大,需要两人抬,故曰“杠箱”。食格较小,可一人肩挑两具。后来,一些文人对这种颇具民俗色彩的提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们的参与设计下,提盒的形制变得更为精巧,工艺也更加讲究了。文人不仅对工艺讲究,对提盒材质也非常在意,明清时期,文人使用的提盒都用黄花梨、紫檀、红木等名贵木材制作。文人外出会友时,用提盒来装食物、茶水等物,也有文人在提盒内放置文房四宝,印章等。▲明《竹园寿集图》卷于是这种精致的提盒走进了文人的生活,他们把田间地头常见的提盒引用过来加以改制,适用于自身,外出会友时,用来盛放毛笔、墨盒和印章的用具,在书斋是则置于案头时时把玩,陈放文房雅玩之用。我们现在考量一件明代的文人提樑盒时,如果认为还是盛酒食的用具那就大错特错了,明代文人提盒呈窄而长的长方形状,这样的形状恰恰是为容纳毛笔和砚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