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拍卖 Case
Case 18年春拍季
案例名称: 明 黄花梨文房箱
说明: 明 黄花梨文房箱38×21×14.5CM明代话本小说《喻世明言》叙述 “琴剑书箱”是古代文人行走江湖、科举赶考的重要配置。在曾经冠盖云集车马川流的路上,在崤函古道遗珠遍地的车辙里,均可觅得踪迹,这古琴、佩剑、书箱方是文人魂牵梦萦的“三大件”。其中书箱是最能体现文人的身份的一件,因为其承载的不仅是古书,还有“黄金屋”、“颜如玉”的半生荣辱。因此书箱的制作相比其它明式家具,更受文人设计思想的影响,常精巧素雅,极富文人气韵。现例书箱作于明代,呈长方体,棱角温婉,纹理清晰细腻,色泽古雅隽永。山水纹蕴藏了中国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尤其箱顶木料经过匠师的巧妙安排,于纹理的对称中别具意味。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选料》开篇,便提及家具上的纹理对称,并收录一例美国纳尔逊艺术馆馆藏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其靠背板即与此箱顶面同妙,均是在器物上最能凸显黄花梨本质韵味的地方。故此箱不仅得木质纹理美,还具有对称美,在无规律中又有规律,此二者的统一,显得格外隽永耐看。整器造型古朴素雅,葆光浓郁。顶面四角平嵌云纹铜包角,正面设圆形面叶,拍子作云头形,两侧各安提环,垂下靠于铜制菊花纹扭头上,朴实耐用。盒盖相交处起简练的圆线,起到防固作用,又增加装饰性。古人凡作此雅件器物,越于细节之处就越可品味其匠心工巧,而其显露的文人精神,更使得此箱蕴藏一段岁月情怀。
说明: 黄花梨螭龙纹大翘头案244×46×106.5CM  如果说要选一件家具来代表明式的稳重尚礼、儒雅端庄的气质,非翘头案莫属。不论是宗庙、厅堂之上, 还是书房之中,每一件翘头案的陈设都显得举足轻重。此件大翘头案从其240公分的长度及100多公分的高度来推测,不是宗庙之供案,定是文人书房之香案。香案作翘头式,黄花梨为材,案面攒框镶双拼对开面板,板面纹理独特,变化丰富、绚丽诡谲,在光线的照耀下似群山之绵延,似水波之灵动,堪为黄花梨纹理之教科书。两端翘头飞檐向上高高昂起,显示出一种传统文化的骄傲与自信。案面冰盘沿下接牙板,牙板边起阳线,至牙头处变幻雕刻出螭龙纹,鬼斧神工似神来之笔。牙头与腿足以经典夹头榫方式拍合,腿足装饰异于两炷香做法,而是左右边上各起阳线一条,顺着腿足延伸至底端,落地之前腿足微微外撇,为经典香炉腿造型,给人以稳重端庄的审美气质。腿足之间装挡板镂雕螭龙戏珠,与牙板上螭龙风格遥相呼应,相映成趣,在繁复中见功力,在简约处见功底。
说明: 清 黄花梨花鸟纹大三联橱柜183.5×54.5×91.5CM橱柜是案与柜的结合,是家具中功能最周全者,具备承置物品和储藏物品双重功能,乃是明末至清初北京大户人家流行的家具款式,既可作佛堂供案,又可摆放书籍用品。此件橱柜整体选用优质黄花梨制成,材质油性莹润沉重,包浆沉着,色韵古拙,两端嵌入翘头,使两面光滑圆曲。方材腿足,腿足外与橱面之间夹饰透雕优美夔龙纹挂牙,龙身回转,劲健有力。腿足间横枨以格肩榫纳入腿足形成上下两个空间,前脸以两根矮佬相隔,置抽屉三具,中间抽屉脸浅浮雕折枝梅花纹,两端浮雕桃花。抽屉下为柜,对开两扇门,柜面浅浮雕绶鸟牡丹纹,门旁有可装卸的余塞板,柜面浮雕喜鹊登枝荔枝纹,典雅秀丽。金属件状态完好,铜饰件采用方形面叶,上有钮头及拉手,制作颇为精致。底枨下置壸门式牙板,铲地浮雕卷草纹,枝叶翻转,美观大气。整器可谓精工而趣味淳朴,装饰典雅端庄,在明末清初崇尚简约的风尚下,有如此繁工,甚为少见。参阅: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图版卷戊13,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第122页。
Copyright ©2018 - 2019 江苏雅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