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年代:清品名:黄花梨书柜尺寸:37.5×30×49.5CM中国文化是传承的文化,书柜正是文人气韵的传承。书风绵久,为当今读书人的根基。小书柜不限于书斋文房,蓄书轻巧灵便,而气质端庄,故能为历代文人雅士所珍重。 此清代黄花梨书柜,形制方正规整,正面硬挤式开门,柜门皆攒框镶对开独板,背面亦为一黄花梨独板,器虽小而用料大气。门板外侧以合页衔接,内侧设面叶,挂宝瓶形吊牌,寓保平安之意,棱角作铜条包角,周身铜活均是原件,岁月沧桑皆显露此间。内设光素双层,下留并排两小屉,屉面铜活与柜门一制,工法规整细致,虽历经百年,仍得开合顺畅如初。正面柜下牙板壸门式,余面皆装素牙板,古法浑厚,方寸之间便显匠心独具。 黄花梨质地坚硬致密,木质油润细腻,百年沧桑不损其功用。包浆醇厚温和,山水纹路堪比字画可赏,文人所爱即为此。 书柜精于形制,而宏于气质,文人不拘小节,放浪形骸,于书海即可游四方。柜中有书,自有其黄金屋,书柜所置,文人便心安于此。
说明:
年代:清品名:紫檀霸王枨马蹄腿半桌尺寸:90×48.5×84CM观苏州评弹,常以靠背椅与半桌作摆设,乃其传统。吴文化造物皆藏文人气韵,评弹如此,苏作家具更为明式家具典范。而半桌深得此气韵,更俊秀瑰美,适于停当各处,赏用兼可。 半桌周身光素不假雕饰,现紫檀材质之庄重隽永,牛毛纹理细密,包浆淳润温和,一身皮壳俱留存。细观其色泽表里变化,似有道理可循,而不可言说,唯数百年岁月,方绘此瑰美画卷。 此例于清初造作,形制经典,为明式家具之古法典范。桌面攒框镶板,边抹作冰盘沿,棱角光滑流润。束腰平整无饰,设霸王枨,四腿方材直落,边起阳线,造内翻马蹄足,呈稳妥挺拔之姿。明式家具之精美,于细节不同寻常,处处简洁精炼,平素耐看,是为文人所崇尚之大雅。 嘉庆年间诰命纂修《工部则例》,尝予半桌规制,足见半桌之地位。而此般老器物,工料皆善存,百年沧桑愈发迷人,可遇难求,得之实为缘分。
说明:
年代:清品名:黄花梨螭龙纹五屏罗汉床尺寸:215×112×102CM此制床具早自五代顾闳中所绘之《韩熙载夜宴图》中便可见到,至于明末,围栏可为攒接图形,或是为三块整板,通常后背较左右稍高。此种床榻都是单独陈设,很少成对。罗汉床的功能多样,可用以歇息,与友人会谈,床上置一小炕桌便可弈棋,可设于厅堂,亦适合书房。 罗汉床选材黄花梨木制作,为五屏结构,古风明韵。围板两侧低中间高,从两翼步步高升,略微上拱的围子上沿,予床榻一种节节攀升之感。床座为标准格角榫攒边,床面藤编软屉,坐卧舒适,两端抹头可见明榫。座下有束腰,牙条上雕琢卷草纹,边起阳线,牙条与腿以抱肩榫拍合,大挖香蕉腿兜转有力。 围子除背面均密不露地雕螭龙纹,龙额饱满隆起,龙须飘于角侧,巨颚大张,祥瑞霸气,龙身隐现,龙尾上扬,错落翱翔于其间、姿态各不相同。观其雕刻深浅,非厚重木材不可为此工。整器用材硕大,费料而且费工,技术要求高。造型优美端庄,设计精巧,雕工细腻精湛,集艺术性实用性于一体。 此床是江南地区明式床榻的优良之作。具较高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具体可参见《明式家具研究•王世襄集》有一例,与此件藏品甚为相似。
说明:
年代:二十世纪品名:黄花梨镶云石缠枝牡丹纹大座屏尺寸:190×138×59CM在艺术品领域,越是脱离了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实用器具的东西,相反的其观赏性及艺术性也就越高,也越是受到拍场的青睐。而屏风类家具就属于装饰性、观赏性极高的家具类。 此屏风为传统座屏样式,精选黄花梨制。屏芯一面镶嵌云石,花纹同黄花梨本身的变化相呼应,似中国文人山水画潇洒飘逸;屏芯另一面浮雕“松鹤延年”图,寓意长寿富贵;屏芯四周镶装四块绦环板,华丽富贵的缠枝牡丹镂雕其上,随着线条的流动,妩媚迷人,妖娆绰约。屏风座立柱上端做仰覆莲式,下部裙板上分割出两块绦环板,下承披水牙,同样被缠枝牡丹刻满了观赏面,所有结构都承坐在抱鼓墩上,整体风格和谐统一,端庄而典雅。所谓:“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此座屏除镶嵌的云石板以外,均使用黄花梨满彻精雕,木料上乘,色泽黄润、材质细密、纹理柔美,加之造型神妙、神工鬼斧般的设计与雕刻,整器观之气度不凡,无论从艺术、工艺上看都是一件稀有之宝。 参阅: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博物馆藏品黄花梨座屏,为现存插屏式座屏中尺寸最大的一件,该屏源自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1996年9月19日于纽约佳士得拍卖。
说明:
年代:明品名:黄花梨束腰罗锅枨马蹄腿半桌尺寸:95.5×47.5×87CM至于半桌,有一“屠岸听书”的典故流传:春秋战国时,晋国奸相屠岸专横肆虐,而其妻子心地善良,于夫君之行为深感忧虑,欲以听书规劝丈夫。一日,说书人张维至于府上,道了忠臣与奸臣的故事,忠臣爱国爱民,死后流芳百世;奸臣害国害民,坟墓也为人所掘。屠岸做贼心虚,恼羞成怒,拔出宝剑欲斩张维。张维情急举起一张方桌挡之,剑落方桌,一分为二,变成两张半桌,张维拖了一张半桌逃出屠府。自此,张维以半桌作为证据,用说唱形式鞭鞑权奸,颇受百姓欢迎,也说苏州评弹的摆设即效仿于此。苏州评弹,多以半桌与靠背椅为陈设器具,大概因其皆轻巧优雅、稳妥挺拔的气韵,恰与吴文化有共通之处,而苏作自然是明清古典家具的代表,足见得半桌于家具中的规格。现例为旧器,数百年岁月积累了一身老皮壳,正所谓道法自然,皮壳正是整件木器的自然法理;其包浆莹润醇厚,触若及肌,面沿棱角尤为温婉。黄花梨木纹清晰,合山水纹、麦穗纹于一器,诗情画意跃然其上,可想当时匠人见此木必欣喜至极,故将这明式家具的精髓,都留于这匠心工巧中。还有这百年沧桑,也裹着包浆,留迹于桌面,与那鬼眼纹有异曲同工之妙,文人气息显于器身。桌面攒框镶嵌黄花梨独板,下装三根穿带出销支撑,品相完好,为传世之稀品。冰盘沿下接直束腰,作抱肩榫,四足内翻马蹄直落,稳健大气。牙板连着腿足内边起阳线,线条婉转流畅,琢磨精细。设罗锅枨,其位置靠上,又因束腰较窄,使此桌视觉重心向上,整器顿显挺拔秀丽之姿。而此桌采用出头榫衔接各处,出头榫比明榫突出外露,一目了然。这种工艺源自传统建筑的大木梁架结构,更是明式家具早期的经典榫式,故此桌已脱离功用性的约束,乃是一件文化传承的载体。来源:嘉木堂旧藏;中国嘉德2014春拍《器美神完——嘉木堂藏明式家具精品》,LOT 4425;Grace Wu Bruce 伍嘉恩 ...
说明:
年代:明品名:黄花梨刀牙板春凳(成对)尺寸:102.5×31.5×48CM春凳在古代应用甚广,陈元龙《格致镜原》卷五十三引《事物绀珠》多次提及,万历刻本《鲁班经匠家镜》中的制凳,即为春凳。春凳是可供两人坐用的一种凳子,古时民间用来作为出嫁女儿时,上置被褥,贴喜花,请人抬着送进夫家的嫁妆家具。后也被古人置于书斋或禅房之中,可供小憩或跏跌坐之用。 此对春凳选用上品黄花梨而制,光素无工,因旷日积晷所产生的包浆醇厚自然,凸显黄花梨天然纹理之美。凳体宽厚沉稳,夹头榫构造,素牙板,边角起阳线,两侧直腿间置双横枨,大气流畅,凳腿用材粗壮,通直而下,于厚重中见灵动。此件春凳成套保存至今,实属不易,可谓万里挑一,堪称黄花梨家具的代表之作。 年代如此久远的海南黄花梨春凳饱满丰盈,苍朴拙实,乍看似有上重下轻之感,实则是明式家具间架的疏密有序构成。体现了文人特有的文化追求:自然而高逸、典雅而委婉、中和而含蓄的韵味,折射出一股浓郁的质朴气息。
说明:
年代:明 品名:黄花梨双圈卡子花文房桌 尺寸:82×82×80CM于一件经典的明式家具,便可窥得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二。中国传统造物文化中,以木构建筑最为出彩,故宫之宏伟与细腻大美至极。而中国家具与建筑之关系不可割舍,构造理念乃是同宗同源,是为中国文化之又一恒久载体。 文房桌案面光素规整,泥鳅背面沿,做四劈料,与高罗锅枨以双圈卡子花相连,罗锅枨直榫入四足;圆材腿足稳落于地,挺拔稳妥,其精取圆材,素雅秀美,为明式家具风格典范,更契合古建筑常见的圆形柱式,是对传统造物文化的一脉相承。整体造型简练舒展,淳朴隽秀,通身显露古典家具独到的韵致。 此件明代旧物,百年岁月塑一身古雅皮壳,质感与色泽极佳。板面纹理依旧清晰细腻,山水具存,穗纹可寻。包浆醇厚通透,温润如玉,亦泛着琥珀光,绚丽隽永,堪称黄花梨木标本。将外观和造物工巧合理结合,蕴独特的审美意趣和文化气质,故明式家具能成永恒经典。
说明:
官帽椅形同官帽,是“乐观入世”的思想表现,有官运亨通之意,主要供贵族、文人、士大夫阶层使用。它是中国明式家具中的经典类型之一,具有明式家具线条洗炼、造型舒展、结构严谨、装饰适度的特点。蕴涵了儒雅的文人气质和丰富的传统美学思想,且官帽椅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在构成中所体现出的美更是意味深长。此对椅精选黄花梨木质,搭脑弯曲甚大,自两端往中间渐粗,形成委婉含蓄的一道弧线,势如张弓。从整体造型分析,充满弹性的搭脑使整个椅具内蕴力量,为神来之笔。扶手前低后高,与搭脑走势贯通,S形曲线柔婉灵动,又与鹅脖自然衔接。气息畅通自然,婉转灵动的曲线柔中寓刚。靠背板为三弯状,三攒。上下设两横枨,靠背上段如意云头开光,沿边起阳线,靠背中段突出,平镶瘿木素板,亮脚牙板壸门曲线柔美自然,圆润的阳线至两端变化为卷草叶,一叶回卷如钩,一叶贴附牙板边缘,如衣褶般波折变化,生机盎然。亮脚牙板与如意开光,隔着中间素板遥相呼应,一繁一简,一实一虚,是官帽椅周身唯一有雕饰之处,雕刻精致而图案紧凑,是点睛之笔。座面硬屉镶嵌席面,腿间三面装券口式牙板,沿边起阳线,足下安步步高管脚枨,腿间下部前装踏枨,附有素直刀牙板。这种造型的南官帽椅,属于苏作明式家具之经典制式,在民间也曾见有类似者,多为榉木制作,高档硬木制作者绝少。唯有黄花梨这样的硬木,才可以将这类官帽椅做的纤秀玲珑。扶手和鹅脖空灵秀美的结构,能够长久牢固,原因之一也是得益于黄花梨木细腻、坚硬、柔韧的木材特性。此对南官帽椅,各处榫卯交接干脆利落,雕饰若琢玉,皮壳优美,呈现出雕塑般的美感,是明式家具椅具之经典。可与此对南官帽椅参考的例子,除了颐和园所藏四件和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所藏一对外,洪光明的《黄花梨家具之美》也收录有一对,这些南官帽椅造型接近,细节稍有变化,原皮壳完整保留着,唯有此对,殊为难得。
说明:
年代:清品名:紫檀夔龙纹三围屏宝座尺寸:101×68×72CM 宝座作为中国古代坐具的皇权代表,其形制更像是一张缩小版的床,三面带围子一面留坐口,背靠屏风陈设,中国人认为只有这样才会聚气,更能体现出九五之尊的威严。 此件宝座通体呈现沉穆的雅黑色,那是紫檀高贵的血统之色,为有清一代的官作家具典型代表。宝座攒框镶席芯坐面,三面围子攒接而成,正面分出三个方形开光,左右围子各开两个,框内亦用短料攒接出夔龙纹式样,通透灵动,空间感极强,同时在此处展现出攒接工艺的绝佳状态——接缝相互咬合而外观平整,却像是整料一体雕出,神工鬼斧令人称绝。 宝座坐面线混面边沿,束腰打洼,下接极窄的混面牙条,在两端与腿足相连,同时挖出两个拐子纹牙头以增加其受力,这样就使得牙板中部中空而立体感凸显,与上面的围子板形成上下呼应,和谐而统一。腿足直直落地向内挖出内翻马蹄,边沿起阳线修饰,线脚做工细腻而流畅生动。
说明:
清 红木镂空满雕花卉纹罗汉床(配炕几)床215×137×107.5CM 炕几91×52×27CM罗汉床原出自庙堂,一开始是庙堂高层人士的用具,后来得到文人雅士及皇家的青睐,作为古典家具中的经典制式传承至今。“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此款罗汉床,床上装九屏式床围,以百年老红木为材,荷花纹为饰。用材豪奢,不惜成本,选取油性足、密度高、抗雕刻的极品红木。以双面透雕手法雕荷花纹,刀法老辣,婉若鬼斧神工,直逼清三代紫檀工作法,将意、形、刀有机地融为一体。灵活运用冲、切、刮等刀法和浮雕、透雕等表现方式,以及富有内涵的东方艺术语言,使其所雕刻的莲荷茎、叶、花,错落有致地相互烘托而媲美,并使荷花纹在造型的疏密虚实、方圆顿挫、粗细长短的交织变奏中表现精巧入微、玲珑剔透的艺术效果,使其产生月色荷塘般的韵律和感染力,成为古典家具中的绝世珍品。有诗赞曰:“千载镂雕罗汉床,百莲祥瑞溢清香。玲珑剔透亮神彩,疑是荷塘揽月光。”参阅:胡德生《故宫博物院藏明清宫廷家具大观》图40清中期紫檀镂雕荷花罗汉床,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